中国江西网赣州讯 通讯员刘经从报道:2002年,华香兰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看到乡亲们看病要到6公里远的镇中心医院,尤其晚上一旦有病特别是老人有病,需要医治确实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解决乡亲们看病难的问题,她放弃进城谋职的想法,与井冈山学院毕业的爱人尹自力商量,要用自己所学知识回报家乡,为乡亲们防病治病。
回报家乡走上行医路
夫妻俩志同道合,有了共同的创业梦想,立马在于都禾丰镇尧口村开了一个小诊所。但毕竞刚刚走上社会,加上医术有限、资金短缺、设备缺乏,从医事业举步艰难。这时,也有人劝她夫妇,这么辛苦不如去广东行医挣钱来得快。但她夫妇俩一心想要发挥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更为了回报家乡父老乡亲,必须要有坚强的恒心和毅力,告诫自己事业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俩人更加坚定了信心,坚持做到从小事做起,有病人随叫随到,哪怕是深夜只要病人一个电话,夫妇俩都会骑着摩托车上门,凭着这样一股吃苦执着精神,从此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再加上很行的支持,夫妻俩先后在于都县禾丰镇尧口村,瑞金沙洲坝镇官山村,投入突破二千万元先后建起了2所“康平医院”,其中于都县禾丰镇尧口村建筑面积达7000平米,拥有96张床位的乙级医院;瑞金沙洲坝镇官山村的建筑面积达6000平米,拥有140张床位的二级医院。医院不但中级职称以上12人,还具有磁共振、螺旋CT、四维彩超、输尿管软镜、救护车等医疗设施。
为在乡村办医尽力留住人才
乡村环境差,经济条件有限,生活条件艰苦,如何留住医务人员不仅是乡村医院是一大短板,更是乡村医院的头痛大事。为留住乡村医务人才,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在家门口得到病有所医,基本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华香兰弘扬“人道、愽爱、奉献”的精神,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她把医院作为自己的家。不但每年到江西中医院、赣南医学院等省内外高校招收毕业生,而且还在吃、住、行,夫妇住房等生活待遇方面,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在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其提供保障,从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了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每年分期分批将临床医务和护理人员选送到三甲医院进修或培训,有效稳住了医务人员的事业心,且更加激发了他们在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工作积极性。
支助贫困户减免药费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在乡村办医面临诸多实际,既然是回报家乡办医就必须为其奉献爱心。2017年9月的一天晚上,于都县禾丰镇尧口村一姓张的产妇面临分娩,送到医院后,医院发现不但她本人是哑吧,爱人还没有文化,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户,华香兰考虑到这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心想要让这样的贫困户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就有义务为这个家庭减轻负担。因此,她安排医务人员认真做好接待和护理,还减免了她生产住院期间90%的费用,在该院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这个哑吧产妇顺利产下一健康女婴,事后这一家人逢人便讲,感谢康平医院的关心照顾。
促医院质量提升强化管理
2017年初,华香兰来到赣州创业大学报名处,要求参加创业培训,当时学校工作人员一听医疗机构要参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感到有点对不上号,可她坚持说,创业路上虽然各自的行业不同,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同,但拓宽思路、提升管理、加速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正因为听到不少企业反映在创业大学培训后,补齐了短板,加速了发展,想自己也是创业路上的迷茫者,也十分需要到这里来充电。
被创业大学破例录取后,华香兰成了第一位参加创业大学培训的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培训中,她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迟到早退,更不随意漏课;通过120余个课时的创业培训,她在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医院文化、投融资、法律实用等方面确实收到了有益的效果。
如今,她在医院里先后建立和完善了“院长职责、医院行政管理、医生持证上岗、医生交接班、医生查访、护士管理”等20余种管理规定和制度,使自己的乡村医院不断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面对新的时代,华香兰感恩党的好政策,表示还要不断创新发展,在赣南广大乡村中开辟新的更大的医院,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更好更优的医疗服务。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1 | 南康区第一小学开展“庆五一”系 |
2 | 章江南苑经适房小区环境脏乱差 |
3 | 瑞金合龙村光伏发电 采访团记者 |
4 | 科目三考试当天开车上路 赣州一 |
5 | 南康区“民营企业招聘周”专场招 |
6 | 三项文化教育 助力青少年成长 |
7 | 工作几年还月光?学会资产管理, |
8 | 瑞金市大胜村脱贫记:贫困村蝶变 |
9 | 航拍红都瑞金重温红色记忆 |
10 | 瑞金中潭村依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