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傅亮、廖翠霞、记者王盛泉报道:当日洽谈、当日签约,是龙南撤县设市后签约的第五个10亿元以上项目……前不久,一家被形容为“火箭”速度签约落地的“猪的‘房地产’企业”在龙南出了名。近日,带着些许好奇,记者来到位于龙南经开区的赣州动福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探个究竟。
“我们是一家集产品研发、规划设计、设备生产、安装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牧装备企业。”赣州动福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明经权介绍说,“大家都笑称我们搞猪的‘房地产’,专门研究解决‘猪’事,改善养猪软硬件配套设施。”
机器隆隆,焊花迸溅,一根根小圆钢管被智能机械手焊接得严丝合缝。1万平方米的焊接车间内,记者只看到几十名技术焊工在工作。这些小圆钢管被拼接成一个个整齐有序的围栏架子,之后会被运送到各地的养殖基地,组装成猪舍的饲喂系统设备,配合公司配套的智能监控系统,最终组成猪的“智能家居”场所。
“昨晚刚接到温氏集团一笔5000万元产值的新订单,现在正在抓紧赶货。”明经权告诉记者,因为新厂房还没投产,目前使用的生产场地是今年5月租赁的过渡生产车间。别看眼前厂房貌似简单,现在产量已经达到3600吨了,每月产值1200万元,预计今年可达到1.2亿元。
明经权说的新厂房是去年11月动工开建的2.5亿元的项目,位于龙南经开区富康工业园区,生产基地面积40亩,设有焊接、钣金、电气等6个车间,如今厂房已经封顶,批量投产指日可待。
今年8月18日,赣州动福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当日洽谈并签下投资12亿元兴办100万套智能农牧设备的项目,主要生产智能栏位设备、智能饲喂设备、环保设备等猪场配套设备制造,建成达产后年生产总值预计可达16亿元。
“1个人可以看管300头母猪,人出差在外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并操作供料、投料、清理及控温等工作,5000头母猪场的规模只需要20名员工,而传统养殖模式要100多名员工。”明经权向记者详细地介绍道,生猪养殖产业正在经历精细化、设施化、智能化的变革,特别是在猪场建设、环境控制、智能化饲养等方面,跟以前传统的养猪业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智能,就是养猪主要业务都能用智能设备取代,饲料输送和投喂等环节不需要人工作业,全部使用智能化设备,猪的进食异常、生长信息、免疫信息、身体状况等可以实时监控,猪的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完全告别传统养猪场“脏乱差”的状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正是因为瞄准了商机和前景,赣州动福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紧跟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不断研究探索现代化养殖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养殖装备应用于高效化养殖场。
“我们都是赣州人,公司办在家乡,既可以辐射珠三角、华中地区,还能为江西创造健康、绿色的肉食市场环境。”明经权说道。
在龙南设立现代化农牧装备研发中心,借力华南农业大学及中科院,成立院士工作站,组建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广州总部也要迁到龙南来,跻身全国农牧装备龙头,打造智能猪舍新标杆……对于未来的发展,赣州动福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思路清晰,步履坚定。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