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赣县区江口镇河埠村陈女士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微信扫码,顺利为其母亲申报了养老待遇。和陈女士的“微信一扫,办理社保”一样,扫微信办理社会保险成为2018年赣县区老百姓的一种新时尚。
近年来,赣县区聚焦群众关心的社会保险服务办理难、来回跑、办事慢等问题,依托“互联网+人社”新模式,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服务便民化的尝试和探索,通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社保、医保缴费手机一键办理、新农保缴费和业务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打造便民服务快捷通道,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居民养老保险网上办理
6月25日,远在广东务工的赣县区大埠乡三江村村民钟师傅又一次在微信平台中足额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费。去年9月22日,在“赣县掌上新农保”刚刚开通时,他关注到这一信息后,就在工作地办理新参保登记申报。经区农保局审核通过后,养老保险费通过银行卡代扣缴费,实现“不论你在天涯与海角,都能参加新农保”。
钟师傅是推进社会保险服务便民化改革众多受益人中的一员。近年来,赣县区着力解决群众办事跑路,甚至是多次跑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开通“赣县掌上新农保”微信小程序,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线上线下并行经办模式。参保对象既可通过“赣县掌上新农保”微信小程序办理参保、缴费、待遇申报等主要业务,查询政策信息、个人账户和办理结果,也可以到区、乡经办窗口办理。
作为全市首个新农保网上业务平台的“赣县掌上新农保”,其开通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让缴费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申报空间也不受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平台便能“一网打尽”。据了解,目前“赣县掌上新农保”的用户量达2.6万人,申报业务量达2.27万件次。
47万人网上缴纳医保
“村干部不收医保费了,要怎么缴费?”
“当然是用手机到微信上去缴,还不用排队呢!”
“微信上可缴纳医疗保险”成为现实后,这样的对话,常常在赣县区群众中出现。
2017年底,赣县区医保局与赣州银行展开合作,约定今年1月起将医疗保险业务委托给银行办理。需要缴纳医保保险的市民在关注“赣州银行财富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后,选择“赣县医疗保险局”缴费界面,再输入身份证号码与姓名,就能完成在线查询和缴费功能,实现“人在家中坐,轻松把费缴”。短短三个月,大家纷纷通过微信查询医保信息,缴纳家庭成员的医保费。据统计,赣县区城乡居民在线缴费人数达47万多人。
服务群众无小事。今年5月,赣县区社保局与中国建设银行携手开通职工养老保险手机缴费业务。市民可以选择登陆中国建设银行手机APP、支付宝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三个平台任选其一,并点击悦(享)生活之后选择“代缴养老金”,并选择赣州地区,再输入社保编号和缴存时间,便能根据提示完成,做到不出门不排队就能轻松缴费。
银行窗口办理社保卡
“现在再也不用‘两头跑’了,直接在银行网点就能一次性办结,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市民李先生在赣县农商银行营业部办理完社会保障卡补换卡业务后感叹道,以前办理社保卡,需要在人社部门和银行网点之间来回跑,有时还要排很长时间队,费时费力。
为彻底改变以往群众办理社保“多头跑、重复跑、循环跑”现象,赣县区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于今年3月率先在全市将社保卡制卡、挂失、补卡等相关业务办理下沉至银行窗口办理,在赣县农商银行营业部设立经办服务网点,实现社会保障卡即时制、即时发,实现了“一窗口服务、一站式办理”。“原来补换社保卡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才能拿到卡,现在只要几十分钟就办完,而且一个窗口完成。”赣县区人社局信息中心主任李坤文说。
今后,赣县区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社会保险服务创新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有机融合,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查询、缴费、待遇申报审批结算等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王忠慧、记者杨明玉)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1 | 3月1日后江西省各级各类学校继续 |
2 | 李炳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
3 | 赣州市政府召开第六十四次常务会 |
4 | 江西南康2月份以来网上家具订单 |
5 | 又一个县风险等级下降 江西通报 |
6 | 赣州警方出台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十 |
7 | 疯传!市民在赣州湿地公园闲逛要 |
8 | 关于口罩的10个最新问题!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