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区重新划分为35网格,各网格持续纵深实施网格化管理;各乡镇如火如荼开展圩镇整治、路域整治、村庄整治,并定期开展现场评比……自今年7月初信丰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各部门、单位所在的城市网格和各乡镇全面动起来、火热干起来,坚持问题和目标双重导向,使城乡环境迅速靓起来,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一致好评。
“网”出群众获得感
近日,记者走进信丰县第30网格中的信安小区,只见新划设的停车位内车辆有序停放,新铺设的沥青路上干净整洁,一改往日车辆乱停、杂物乱放、占地种菜等乱象,居民在新修建的休闲小广场上散步跳舞。这是该县纵深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继去年开展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城区违法违规铁皮棚专项整治后,今年该县又深入开展城区市容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在范围和参与人员上,该县网格总面积从原来的约15.7平方公里,增加到了37.03平方公里,新增48个网格责任单位;在内容和特色打造上,该县将百日攻坚行动与城市品质和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结合起来,着力探索“网格化+文化、休闲、民生、综治、党建”的新模式,狠抓城市功能缺、缺乏特色、管理滞后等方面问题的整改,打造了基层党建示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交通秩序示范路等一批水平高、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点,形成了多点开花、以点带面的生动局面。该县实施万元惠民小项目245个,解决市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500多个,城市网格化“网”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三大“主战场”
“通过整治,圩镇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我们生活得也更舒心了!”近日,信丰县铁石口镇圩镇居民吴述洲高兴地说。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该县将路域环境、圩镇整治、村庄整治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的“主战场”。在路域环境整治中,全面推行农村道路路长责任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责任体系,通过平整路肩、开展整治道路乱设广告牌和标识、杂草丛生等突出问题,推动县乡主要通道沿线环境全面提升;在圩镇整治中,该县22个圩镇按照“五整治、四建设”的要求,建立管理制度,成立管理队伍,加大整治力度,完善公用设施建设,圩镇环境实现大提升;在村庄整治中,该县将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与脱贫攻坚工作提升相结合,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清洁战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和村庄规划编制等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目前,该县各乡镇开展了以“九清二改一管护”的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
积极调动“主力军”
近日,记者在信丰县小江镇湖东村湖东小组看到,30余名群众正热火朝天地清扫道路、沟渠,整理房前屋后。村民许长姣说:“我们都是自愿来的,因为环境好了,大家看到都乐意,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更健康。”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是直接受益者,也更应成为参与者和建设者。为此,该县抓住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倡导良好生活习惯这个关键,推动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主力军”,建立起长效机制。
在城区网格,该县从城市管理重突击、轻平时,重经济处罚、轻教育引导,重单位、轻市民,重硬件设施、轻软件建设等问题着手,做好居民门前三包、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聘请小区物业、社区+党建+综治等工作,加强各类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提高文明素质,形成“城市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在镇村,该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老干部、乡贤、村民小组长和妇女小组长作用,在各村民小组成立理事会、召开户主会、制定文明卫生公约,通过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小手拉大手”活动和“五净一规范”评比活动,共开展“五净一规范”庭院整治7万多户,让群众自身投工投劳15万多人次,使群众形成共建共享美丽农村人居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陈龙特约记者刘滨)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1 | 3月1日后江西省各级各类学校继续 |
2 | 李炳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
3 | 赣州市政府召开第六十四次常务会 |
4 | 江西南康2月份以来网上家具订单 |
5 | 又一个县风险等级下降 江西通报 |
6 | 赣州警方出台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十 |
7 | 疯传!市民在赣州湿地公园闲逛要 |
8 | 关于口罩的10个最新问题!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