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为家倾情服务
——记大余县黄龙镇头塘村第一书记李燕忠
外表黝黑的他站在人群中,可能很难让人过多关注,但在大余县黄龙镇头塘村的田间小道上,村民们看背影就能认出他。村民们说:“我们村里的一草一木都跟他亲着呢!”他就是赣州市水利局干部、大余县黄龙镇头塘村第一书记李燕忠。
牢记初心坚守扶贫一线
“为人民服务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31岁的李燕忠入党已有9年。谈起入党初心,他表示,学生时代就觉得入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如今作为扶贫工作者,能亲身参与和见证当代最壮丽的事业——脱贫攻坚,更让他觉得青春没有虚度。
2017年9月,李燕忠响应组织号召,前往瑞金市冈面乡上田村任扶贫工作队队员,由机关干部转变成为驻村扶贫大军中的一员。在农村基层一线的磨砺,让他成长为扶贫领域的“行家里手”。
2018年7月,李燕忠完成任务后回到市水利局机关工作。当组织决定选派他到大余县黄龙镇头塘村扶贫时,李燕忠毫不犹豫地于当月重新回到扶贫一线。
头塘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85户1718人,其中贫困户38户127人,最远的村民家离村委会有7公里远,而且山路崎岖。驻村以来,李燕忠经常骑着电动车翻山越岭,上门入户同村民拉家常、话扶贫、谈发展。
2019年4月,李燕忠接任头塘村第一书记,更是忙里忙外,操心着村里的大小事务。“有事找这个讲‘土话’的小李书记就对了,他没一点架子,看着亲切。”村民们纷纷表示。
从瑞金到大余,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初心;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口碑。
以村为家倾情为民服务
谁家在采油茶,谁家孩子要办理助学金,谁家有病住院了……村民们一件件琐碎事都被李燕忠当成大事记在笔记本上,并一一帮助解决。
“大妈,这是您儿子吗?先让他帮您填下表吧!”“不,不,这是我们村的第一书记!”2019年9月,李燕忠带着贫困户刘保安到县城办理残疾证。填表、照相、做鉴定……他扶着下肢残疾的刘保安里里外外地跑,一直被工作人员误认为他们是母子关系。
李燕忠以村为家,一个月有20天以上的时间待在村里,少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2019年初,李燕忠的父亲被查出罹患肝癌。刚拿到诊断书那一刻,他泪流满面,恨不得每天陪在父亲身边,一起对抗病魔。“那时父亲比我还乐观,经常劝我安心工作,在村里要干出个样子!”带着对父亲深深的内疚,李燕忠咬牙坚持在村里继续工作。
父亲患病期间,每天都要服用抗癌药,李燕忠不时要为父亲取药。因为工作繁忙,他通常都是晚上忙完村里工作后前往赣州市区取药,再送回南康老家,第二天早上又驱车返回工作岗位。
2019年9月29日夜晚,正在村里加班的李燕忠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他心急如焚,匆匆赶回南康老家时,父亲已失去了意识,当晚不幸去世。10月8日一早,刚办完父亲丧事的李燕忠忍着悲痛和压力,又出现在了头塘村的田间地头……
“结婚后,和妻子一起相处的日子还不足50天。”李燕忠对妻子也充满内疚,“有时感觉挺愧对家人,但想到村里还有众多乡亲需要自己的帮助,浑身就又充满了干劲。”他说,在扶贫一线工作,给人一种踏实感和责任感,这份责任感会一直支撑着自己坚定地走下去。
因户施策发展产业促脱贫
头塘村位于323国道旁,全村现有耕地面积约50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如何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让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是李燕忠驻村以来认真思考的问题。
“卢德风缺乏致富技能,可以鼓励她去学习面点制作;陈道辉年纪偏大,劳动力弱,考虑给他安排公益性岗位……”在扶贫日志中,李燕忠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因户施策,制定了38户贫困户帮扶措施,并邀请专家开展种植、养殖、烹调等实用技术培训。
“李书记,又有100多只鸡还未出栏就被预定了,这条路算是走对了哟!”日前,记者跟随李燕忠来到贫困户谢章洋的肉鸡养殖基地,谢章洋正一脸高兴地给肉鸡喂食。
“因为我们两口子文化程度低,也没有手艺,以前只能靠务农勉强维持生活。”回想起往事,51岁的谢章洋直摇头。“开始真没信心养这么多鸡,多亏李书记一边鼓励我,一边帮我申请养殖产业扶持资金,让我达到了年出栏1000多只鸡的规模。我老婆也在附近做小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再加上女儿读中专一直都有补助,生活总算是不愁了。”
为村民稳定增收渠道的同时,李燕忠还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他到田间、进农家,给村民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本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迹,对贫困户开展感恩教育,增强贫困户自强、自立、感恩意识。在李燕忠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头塘村村民发展油茶、蜜蜂、酸枣等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口袋鼓了起来。(吴寿生)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1 | 3月1日后江西省各级各类学校继续 |
2 | 李炳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
3 | 赣州市政府召开第六十四次常务会 |
4 | 江西南康2月份以来网上家具订单 |
5 | 又一个县风险等级下降 江西通报 |
6 | 赣州警方出台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十 |
7 | 疯传!市民在赣州湿地公园闲逛要 |
8 | 关于口罩的10个最新问题!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