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建设面向大湾区的休闲花园
客家新闻网特约记者钟慧燕、记者何亮
驻足听风廊亭,俯瞰全南县城:远处,梅山如黛,依江而建的老城区焕发新颜;眼前,若湖含烟,拔地而起的桃江新区精品迭出。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匠心雕琢有品质、有个性、有人文、有温度、可持续的赣粤边际品质新城、旅游新城。
面貌一新的全南县城。
用匠心雕琢,旖旎一座城
围绕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休闲花园,全南县打破常规,匠心雕琢,让人惊喜不断。
按习惯,城就是城,景就是景,如果要去景区,肯定要问一句:有多远?
在全南出门就是景区。整个县城就是一个大景区,一座花园城市。葱葱郁郁的梅子山,穿城而过的桃江,全南人充分利用山环水绕的独特资源,打造山水生态大环境,依山而建,拥江发展。以“一江一山一路一桥”为核心,描绘全域风景、步步皆景的“清明上河图”。
老城区“活”起来。修葺一新的临街建筑风貌,客家风格与轻欧风情交相辉映,楼房错落有致,裙楼商铺整齐,配套一应俱全;梅子山公园盛装亮相,集绿色生态、防洪排涝、海绵城市、休闲娱乐于一体;改造后的解放桥长虹卧波,飞檐翘角、雕花木窗与蓝天碧水交相辉映,让生活在喧嚣城市的人们,追寻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桃江新区拔地而起,短短两年时间,若湖公园显露华妆,星级酒店喜迎宾客,品质小区鳞次栉比,兴建新全南中学、桃江新区学校、中西医结合医院、公办幼儿园、人才公寓,城区面积从8。98平方公里增加到12。8平方公里。
从县城出发,经寻茅线,汽车在青山绿水间穿行,穿过芳香大道,进入“芳香”著称的南迳示范镇,百亿的鼎龙·十里桃江国际芳香森林度假区项目加快推进,四通八达的乡村路网、整齐排列的花卉蔬菜大棚、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梅兰桂菊”等花卉窗棂、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圩镇社区功能完善,好一幅产业兴旺、安居乐业的示范镇风貌。
全南县梅子山公园。李广摄
以“旅游”之名,与湾区对话
定位旅游新城,于全南而言,是顺理成章的。
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全市“一核三区”旅游发展布局,大力实施全域旅游“珍珠链”战略,推动现代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井喷发展,用“旅游”重构传统城市,赋予其新生命。
踩准了时代步伐、商业潜力和成长空间,旅游新城应运而生,并将由内而外、由点及面地撬动起整个全南旅游产业的有机更新。作为全南的城市客厅、旅游窗口,桃江商旅综合体布局集散服务、观光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民俗体验、科技益智等六大功能区和港澳台街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配套。
走进桃江商旅综合体,一股现代旅游城市气息扑面而来,谈起这个具有“全南速度”的项目,随行的该县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人员饶扬青颇感自豪:“我们这里既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又服务附近居民,全南人也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大城市的待遇了。”
在游客集散中心,记者看到展示全南全域旅游“珍珠链”的大型沙盘,以及布局了驴友多面体、游客休息区、VIP休息室、医务室、母婴室、导服区等,这些功能可智能化、一站式满足旅行团、自驾游旅行需求。
充满设计感的云上书吧,藏书1。2万册,既可以成为游客小憩的好去处,也能丰富周边市民文化生活;蔚蓝星空科技馆,是省内唯一的科技艺术互动主题馆,让孩子感受未来科技魅力;步入港澳台特色街,可以从香港、澳门吃到台湾,从传统经典吃到抖音网红,有港九BUS小吃铺、港乃铺丝袜奶茶店、米芝莲等,还有湾仔茶餐厅、台湾印象特色小吃等。
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陈华鸣摄
“绣花”般精细,生活更美好
城市的核心在于“人”,让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才是真正的品质。
下足“绣花”功夫,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全南县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启动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城市道路“白改黑”、污水管网建设等10余个“补短板、强功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主干道、小绿地营造花开花落、色彩丰富、四季更迭的自然生态景观;引进北控城市服务(全南)有限公司,实现城市垃圾“一扫到底”;加大城区违法违规建设查处力度、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
精细化管理更渗透到全南的每个角落,让城市更有序、更洁净、更安全。为了实现城市管理从“管治”向“良治”转型,该县将城区划分为29个网格,分别由县四套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并将112个单位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员通过“随手拍”的方式,负责维护监督网格内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全方位、精细化抓实城市管理。通过把责任具体落实到县领导和责任单位,变“少数人管理”为“多数人管理”,实现了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如果说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形,那么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神,只有神形俱佳,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漫步新、老城区,随处可见的城市雕塑,建设者们将全南故事“雕刻”在细微处,把文化“镶嵌”其中。在员山连接线,路旁是全南十景雕塑壁画,以城市建筑剪影串联雅溪、瑶寨、天龙山、狮子寨等景区景点,全景铺展全南风貌。
同时,持续推进“书香全南”建设,开展“众说舞台”微宣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诚信、明礼节、有诗书、守法度”的全南气质蔚然成风。全国信访“三无县”、全国卫生县城通过考核、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全省首批城市功能皮质提升典型县等荣誉纷至沓来。
全南县新建的河边街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好去处。李军摄
记者手记:
人有人品,城有“城品”。城市的核心在于“人”,下大力气描绘产城融合、景城一体新画卷,方可让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全南县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匠心雕琢有品质、有个性、有人文、有温度、可持续的赣粤边际品质新城、旅游新城。
一座城市吸引人的不只是它展露在外的基础设施、高楼大厦,还有由每一个个体演绎出来的、内嵌在城市深处的品格。用匠心雕琢,旖旎一座城;以“旅游”之名,与湾区对话;“绣花”般精细,生活更美好,这无疑是全南县建设面向大湾区休闲花园的力证。
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变化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大力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质,是让老百姓过得好、有幸福感的有力手段。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药品信息服务证 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