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鍘垮競鍖�锛�鍏遍潚鍩� | 杩涜搐 | 鍚夋按 | 鍗楀悍 | 姘镐慨 | 鍗楁槍鍘� | 涓囪浇 | 瀹変箟 | 鏂板缓 | 姘告柊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赣州频道  >  赣州人物
【疫情防控一线】“鹰击”疫线看海鹰
2020-02-06 16:33:00    来源:客家新闻网
编辑:王盛泉    作者:黄扬扬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鹰击”疫线看海鹰

  客家新闻网特约记者黄扬扬

  在全南县龙源坝镇炉坑村,人人都知道有个返乡回家后就闲不下来的“李老师”。疫情防控期间,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给居家隔离户送物资、在交通路口值夜班,到处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一来二去,“李老师”这个名号就在村里火了起来。

  “李老师”全名李海鹰,今年45岁,是村里一名党龄11年的在外流动党员。他在广州自己创业,目前是五八互联文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的商学院院长、高级讲师。这个春节,返乡过年的他怀着一颗火热热的心,成了村里战“疫”突击队的一员,也留下了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傻事”。

  “名誉村干部”

  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在家过大年,但李海鹰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忙得脚不停地,妻子钟年妹调侃他:“你就是个‘名誉村干部’!”

  逮住“李老师”采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一次采访,记者没见到李海鹰。他正好到县城联系买口罩的事。记者便从村干部的嘴里听到,他人对李海鹰的一片赞美。

  第二次采访,记者提前打电话,他说当天得忙着走村发放宣传单,只得作罢。

  第三次采访,恰逢他在村委会录制抗疫宣传小视频。“再过1个小时还得去守关卡,不好意思只能简单聊一聊。”他抱歉地笑了笑。

  不是村干部,却每天下村跑。这些天来,李海鹰走遍了全村。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对进入车辆进行登记……行程满满当当,他却乐此不疲。

  “海鹰是个热心肠,永远冲在最前面。”驻村干部钟鸿波竖起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在给村里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送物资时,李海鹰总是主动请缨,第一个上。

  “村委会没开伙,忙起来的时候有上顿没下顿,海鹰一句抱怨也没有,我们都感到对不住他。”村主任魏新如是说。

  但慢慢的,也有一些异样的声音传了出来。“有人不理解,说我傻,还有人觉得我在作秀、出风头。”对于这些话语,李海鹰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我只是想为家乡出份力,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心甘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

  图为李海鹰(中)捐赠口罩防控物资。

  口罩往外“送”

  疫情来势汹汹,口罩成了稀缺品。在不少人买口罩备货的时候,李海鹰却在忙着捐赠口罩。

  “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大家保护好自己。”1月29日李海鹰拿着好不容易购买到的50只口罩、13瓶消毒水,放在了村委会的桌子上。

  几天后,他再次筹措到400个口罩,全部捐给了村里。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而过程也显得分外艰难。“口罩太难买了,下了好多次单,连订金都付了,最后卖家都说不卖。”李海鹰说,市场上买不到,他就利用自己当讲师朋友多、学生多的优势,通过发朋友圈、打电话等方式,千方百计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向他们购买一些多余的口罩。

  “10个,20个,一点点累加,最后数目也不少。现在一共已经筹到了1000个口罩,50瓶消毒水。”李海鹰开心地说。

  记者却注意到,李海鹰戴着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看上去有些旧,原本的浅蓝色外层已经变得泛白。

  “这是我用消毒水洗了之后晾干重复使用的。”感觉到记者疑惑的目光,李海鹰主动道出了原因。“自己家没留几个,得省着点用。”原来,李海鹰家6口人,他只给家里留了5个口罩。

  他说,他一开始为家里人预备了十几个口罩,后来想着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幼小的孩子都不出门,应该能应付一段时间。但没曾想,自己这“冒傻气”的性子,让他总是忍不住把口罩往外“送”。

  “村里的陈六妹是残疾人家庭,哪怕我自己不用也要优先拿给她。”

  “廖炳清是贫困户,她比我们更需要。”

  “回县城住的小区,看见保安给住户检测体温,多几个口罩更安全……”

  李海鹰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似乎每个口罩都有不得不送的理由。

  让他感到暖心的是,习惯了他“傻脾气”的家人像往常一样,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他要在外奔走,家人都把口罩省着给他用。

  “妻子在家用毛巾和细绳自制了几个口罩,和一次性的交换着使用。”李海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很快接着说:“我又想办法买了几个,这回家里人都能戴上新口罩了。”

  图为李海鹰在村委会录制疫情防控宣讲小视频。

  “房租以后说”

  “考虑到疫情期间你们无法开店经营做生意,2月的租金全免,房租以后再说,缓解下你们的经济压力……”2月3日,陈女士接到了李海鹰发来的一条微信,里面的内容让她大大松了一口气,生出几分感激之情。

  “前些天我一直在发愁,没有生意就没现金流,都不敢想接下来该怎么办,李老师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陈女士为自己的好房东由衷地点赞。

  事实上,李海鹰在广州的公司,因为这次疫情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免去房租对租客而言是“雪中送炭”,于他来说,却是减少了一笔重要的收入,处境更加艰难。朋友都说,他又“犯傻”了。

  “非常时期,大家都不容易,将心比心吧!况且这个时候,我不仅是一名商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不计得失的“傻劲”,对李海鹰来说,是一种本能、一种职责,更是一种“初心”。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一直提起自己是党员,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种话是作秀,他们错了!”说到这里,李海鹰的情绪有点激动。“我是真的这样认为,也在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正好在都江堰出差的他穿着染血的衬衣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从会场附近倒塌的妇幼保健院里背出了28名伤者。自发开展党性教育,他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自掏腰包到遵义会议旧址、嘉兴南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地去重温入党誓词。为了家乡建设,他促成建立了龙源坝镇炉坑村爱心基金会,积极捐款支持家乡发展……

  “我不怕被人说傻,哪怕到了80岁,我也要有一份光,发一分热。”李海鹰说,只要是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就算是吃点亏,他也一定会去做。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