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启动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介绍,“目前,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省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和一线医务人员为落实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时间的闭门不出,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对稳定个人情绪也是极大的挑战,公众、医务人员、包括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情绪应对,也成为当前我们关注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针对患者、公众、医务人员等三类不同人群,积极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全力做好确诊患者心理疏导。疫情开始之初,江西省组建了12支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医疗队,专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全力做好确诊患者包括疑似患者的心理疏导。专家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实施分类干预,及时识别高危人群,积极预防、缓解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并对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心理治疗,安抚情绪,引导他们积极配合防控工作。”
记者获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建了“身心医学团队”,不定期对隔离病区医务人员和患者开展主动心理干预和指导,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省胸科医院成立了医师团队,联合省心理咨询协会,为每位确诊患者建立“一对一”的微信群,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南昌市对全市各医学观察点派出巡回心理救援队,对在观察点隔离的群众宣讲防控政策,开展心理疏导;抚州市向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派驻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及时对确诊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开展公众心理疏导江西怎么做?记者获悉,一是开设心理热线。依托省精神卫生中心和江西省心理咨询协会设立了省级心理援助热线,全省11个设区市均成立了专业的心理援助热线团队,为全省提供24小时不间断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全省17条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及2个微信服务号,已分别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官网、江西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等向外公布,公众可通过热线电话咨询,及时疏导情绪、缓解压力。二是主动提供服务。各地心理援助医疗队伍主动作为,积极走访属地内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社区、发热门诊、定点救治医院等需要心理援助或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地方,采取免费宣传材料、心理干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许多社区、街道联合心理干预专家通过微信群宣传和选择性上门服务的方式,引导辖区内居民理解防控政策,开展自我解压。
另外,江西省还落实医务人员心理疏导。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始终处于一种超负荷高压状态,朱烈滨说:“我们也十分牵挂江西援鄂医疗队队员的身心健康。针对医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我们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一线医务人员,除了安排心理援助医疗队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我们还要求各定点医院合理排班,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并组织年资较长的医护人员,主动关心关爱年轻同志的情绪波动。”
江西对1.5万医护人员免费投保新冠肺炎保险
针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省卫生健康委抽调省精神卫生中心7名资深心理专家,组成援鄂医疗队心理援助小组,专项负责队员们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时接听战“疫”前方的电话,及时疏导紧张焦虑情绪。自设立援助热线以来,全省累计热线援助200余人次。对于医务人员家属,我们各派员单位主动走访慰问队员家属,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解决队员家中的实际困难。此外,省卫生健康委积极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保险机构,对全省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1.5万医护人员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免费投保新冠肺炎保险,全力保障一线医护人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