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陈游报道:面对农村春节返乡人数较多,村民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意识较差,医疗资源较匮乏等难题,江西省信丰县广大乡村医生、驻村干部知难而上,舍小家为大家,携手12000余名党员共同发力,筑牢农村防疫“最后一公里”。
一名乡村医生的默默坚守
天刚蒙蒙亮,寒风刺骨,信丰县新田镇新田村村医古建平就已经骑上摩托车,踏上了为全村武汉返乡人员监测体温的道路。“刘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咳嗽、胸闷的情况,如果有任何不舒服,马上给我打电话”,在为一位从湖北返乡的村民测量完体温之后,古建平再三嘱咐。
古建平扎根基层从医二十余载,医术精湛,深受当地村民的爱戴。面对疫情,由于村里的防护措施较为简陋,每天入户只有口罩和手套。
除了监测体温,他还主动请缨,每天在新田圩做义务消毒工作,并到村里的卡口上进行值守。
穿上军装防“疫”的第一书记
在信丰县大桥村的街道巷口,村民总能看到一个个身着军装的身影,他们就是大桥镇大桥村第一书记、退役军人肖祖辉和他的退役军人突击队。
大桥村为大桥老圩所在地,常住人口多,人员往来频繁,疫情防控压力大。在肖祖辉的带领下,大桥村自发组建了一支由69岁老兵袁宪光和退役军人施明书、黄卓民、陈倩、陈海昌、张谷文等人组成的疫情防控突击队。
退役军人突击队成员个个立下军令状,“哨位在,我在”。肖祖辉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带领一群“最可爱的人”,吹响战“疫”的号角,构建农村防“疫”的堡垒。
村支书成为“红色代购员”
面对村民家里出现的生活物资不足的情况。于是村党支部书记李兴龙开始琢磨,早上7时在村级微信群发布消息,谁家缺什么,需要多少,发到群里,一一统计,制定详细的采购单,自己掏腰包垫钱在圩镇为村民先行购买,然后按户分散发放到村民手上,保障村民的日常吃喝用度。
截至2月10日,李兴龙已累计为村民“跑腿代购”70余次。“一个微信李兴龙就把物资送到我家门口来了,很暖心。我们坚决呆在家里,不出门、不串门、不走访,全力支持配合好村里的工作。”村民李荣惠说道。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