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罗欣竹报道:120是城市的生命热线,而指挥调度中心则是120高速运作的大脑。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全体调度员坚守调度岗位,成为抗击疫情的前哨兵。
“您好,赣州120,请问需要救护车吗?请问事发地点在哪?请告诉我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温和而坚定的声音,给多少紧张慌乱的人们带来依靠和希冀。
这是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大厅,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年节与否,永远“忙忙碌碌”、“永不打烊”。今年春节以来,调度员们更是在各自电话前,忙的热火朝天。那一句句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就是来自他们。
“是否去过武汉?接触过从武汉回来的相关人员吗?家人有从外地回来的吗?”疫情之下,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出诊人员、做好新冠肺炎的筛查工作,在接到发热患者报警后,我们的调度员又更“唠叨”了。
1月22日以来,中心调度员的工作量激增,工作强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满足调度需求,调度指挥中心科学迅速地调整了排班的班次和时长,每人每周增至两个白班三个晚班,每班次由8小时延长到12小时,高强度应战。调度员每天除了日常的院前急救派车、MPDS指导、发送服务短信、运行信息核对以外,还需要大量的登记、汇报疫情相关数据,接受上级指派的转诊任务,调度人员车辆、预警医院、协调出诊人员的防护物资、配合110联动……忙的不可开交,常常连续五六个小时都难歇一口气,别说准点吃饭,就是在口渴时能及时喝上一口水都是奢望。就连平时几分钟能完成的交接班,因为当下交接内容的增多和时不时响起的呼叫电话打断,都延长到了近两小时。
特殊时期,不仅工作强度加大了,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加。每次急救车出车归来后都需要严格消毒,极大地延长了急救车单次出车时长,延缓了急救车运行周期,导致短时间内无车可派的困境出现,我们的调度员只能跟患者或其家属不断地进行解释、安慰、劝其不要恐慌,并向他们再三保证在有车可派时将第一时间进行电话通知。“也会有焦虑、急躁的患者,向我们质疑、发脾气,我们也挺难过的,但我们能理解他们害怕、紧张的心理,还是会耐心解释、安慰”调度员邱探探说道。
从1月24日至2月11日,调度指挥中心共受理电话9992个,累计出车1259趟,其中转运确诊病例47例。不仅满足了心脑血管疾病、孕产妇、煤气中毒等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确诊的重症发热病例转运,还沉着冷静的接听处理了480余个有关发热的问题咨询的报警,维护了防控工作稳定。
“考虑到调度工作的强度和重要性,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第一时间,我就要求调度员们在上班时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下班后也要保证通讯畅通、有紧急工作需要时能随叫随到。”调度指挥中心科长丛娜说。非常时期,非常管理,调度员们都积极配合、全身心投入。在严格工作纪律的同时,调度指挥中心进一步规范了调度流程,确保调度员接警迅速流畅,处置科学规范。对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做好核实确认,严把院前筛查发热病人第一关,确保病人和出诊人员安全。
只听得到她们的声音,看不到她们的容貌。120的调度员们,在这场的战斗中,在这冰冷的冬日,用她们的声音,保证了院前调度和确诊病例转运的科学合理顺畅,温暖了赣州老百姓的心。
“声”入人心!调度员们用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展现出崇高的使命担当和职业精神,筑牢守护全市人民健康生命的防护线。为她们点赞!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