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护家园
——上犹县干群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
一线卡点、村组社区、商场超市、工业园区,处处有干部群众防控坚守的身影。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上犹县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厌战情绪,全县“一盘棋”,上下同心、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线,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防控一线践初心
2月1日1点,地处湘赣边界的五指峰乡高峰村疫情防控检测卡点的最低温度已是零下1摄氏度,寒风刺骨。
“请停车熄火,出示您的身份证。”“测量一下体温,谢谢配合!”卡点旁,五指峰乡人武部部长朱磊冒着严寒拦停外来车辆,医务人员测量车内人员体温,工作人员则对车辆全面消毒,防疫工作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展开。
疫情防控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犹县发动全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努力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积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宣传。该县建立完善“领导包片+干部盯户+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四个一”社区党员干部防控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防群控责任体系,确保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米”防线。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医院的同志们日夜坚守,奋战一线,我们作为上犹县中医院的中医人,又是共产党员,深感责任在肩。”上犹县中医院内一科主任、主治医师郑文龙在办公室郑重地写下了这封请战书。2月6日,郑文龙与队员冯丽萍、黄显斐一起出征湖北,奋勇奔赴第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安宁,小家才能幸福。我们逆行,是为了更多人健康前行。”郑文龙说。
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如今在上犹,像朱磊、郑文龙一样主动上一线的党员数不胜数,有坚守一线的九旬老兵蔡秉仁、有连续征战一个月的村党支部书记田克远……这些党员干部群众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激励和鼓舞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
网格管理除盲区
2月11日,在厦蓉高速公路上犹东疫情防控检测卡点,一辆辆过往车辆有序接受检查,车主们在车内耐心等候,按照“查、问、劝、测、记、宣、消”七步法,依次登记行程、测量体温等。
“你好,你的体温是正常的,请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串门……”值守人员一边对司乘人员测量体温,一边对未按要求佩戴口罩人员予以提醒。
为了避免疫情输入,上犹县在全县范围内多个出入口设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测卡点,严格制度、轮班值守,对通行人员和车辆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车辆消毒等工作,并向他们宣传有关防控知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是上犹县全面落实网格化管控措施,外防疫情输入的一个缩影。在内防扩散方面,该县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新冠肺炎疫情网格化防控制度,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摸排,抓好疫情精准识别,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线,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在坚持人防的同时,上犹县还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排查留观监测管制,有效解决留观人员难管理、难监测等问题,减少干部接触感染的机率,极大提高防控工作效率。该县利用一款相机APP软件“创建工作组”的功能,对全县14个乡镇和11个城市社区的所有留观人员,分村或分区域创建工作组,实现网格化管理。乡村、社区干部利用这个相机APP,可以对留观人员实行不定时抽查,随时要求留观人员尤其是重点留观对象拍摄其居家留观情况,可以随时确认其是否居家未外出。
2月11日,五指峰乡象形村村口,80岁的老党员刘继英站在疫情防控劝导站执勤,见到行人和车辆,就上前劝导。而在一山之隔的平富乡庄前村,1月27日一大早,党员廖忠煜就一个接一个电话通知亲戚朋友,取消原定于1月31日举办的儿子廖路明的结婚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顾全大局,支持、配合疫情防控。我爸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更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都要为防控疫情出力,不添乱。”廖路明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最有效、最快捷地切断病毒传播渠道,上犹县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群众自觉做到不串门、少出门,不开展、参与集会和聚餐活动。“每个路口有岗哨,各条街道必看守,确保疫情来不了。”行走在乡间小道,广播里不间断播放快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上犹县广泛动员,积极发动村民力量,通过设置劝导站,成立志愿服务队等形式,防输入、防扩散,将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最后一米”“边边角角”每一家。(黄传章)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