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方婕报道:每到星期五,各临床科室纷纷来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器械科领取下一个星期用的防护用品。战“疫”当前,防护物资就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粮草”,赣州市人民医院器械科负责分发防护用品的工作人员小邓有条不紊认真登记、按人发放,她说:“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基本缓解了,但是目前消耗量大,筹集防护物资的工作还不能松懈。”战“疫”打响以来,器械科全天24小时寻找购买、接收社会捐赠的防护物资,源源不断保证医院抗“疫”一线的供应。
器械科工作人员在清点整理受捐防护物资(赣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现在压倒性的任务,我们科是后勤保障部门,全院防护物资就集中在这里,我们必须保证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除夕夜,器械科负责人温建东在科室工作群中紧急下达了抗“疫”集结令,要集中所有力量筹集防护物资,保障抗疫防护物资供应。科室全体人员都上紧了发条,每天都在向社会各界发布求购信息:急需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罩、医用护理口罩,请医疗供应商全力帮助寻找货源。有个供应商提供了一份上千个厂家的名单,科室就组织人员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不放弃任何一丝可以获得防护物资的机会。
此外,赣州市人民医院向社会发布捐赠公告,公布接受捐赠的电话号码,自发出接受捐赠公告以来,两位同事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每个打来的电话,都要根据他们能提供的有限资料鉴定是否符合医用防护标准,如果捐来的东西不符合要求,就浪费了捐助者的钱。”器械科采购员巫莉萍介绍说。
春节假期,医疗防护用品的生产及物流均受到巨大影响,各种防护物资的补充量远远赶不上消耗量,这些都给器械科出了大难题。 “每天最大的愿望是:一点开手机,能看到XX的防护用品已发货。希望物流再快一点,再快点……”这是巫莉萍大年初一写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话。
2月12日,爱心人士从南昌发来30桶84消毒液(每桶20公斤),车子在吉安的高速公路上爆胎了,到赣州下高速时,又因接收捐赠证明上没有司机的身份信息,不得通行,原本下午5点到达赣州,直到次日凌晨2点才到赣州市人民医院。负责接收物资的许浩鸣一直守在办公室进行协调,这批物资入库完毕,许浩鸣一直忙了一个通宵。仓库保管员李莉的儿子在国外念书,原本趁春节假期回家与父母团聚,但自大年三十以来,李莉每天都坚持守在医院接受、发放物资,近在咫尺却难得有时间与儿子团聚。
抗“疫”前线是第一战场,筹集防护物资就是保障医护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第二战场”。“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器械科全体工作人员一致表示要与一线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