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入病区,我感觉到了“头晕、头痛”的类高原反应。病区里未见喧闹,各自呆在各自的房中,口罩下面也不见他们的面容,不知是安然还是彷徨。尽管接受了两天的培训,我依然感到一丝“微凉”。我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这让呼吸更加沉重,但我知道,这是以短暂的憋闷来换取未来更长远的舒畅。为节省防护设备,我们控制饮食减少穿脱次数,我们通过平静呼吸来减少护目镜起雾。慢慢地我们适应了这种状态下的呼吸,我们习惯了每次进病区前互道“加油”,我们习惯了每次出病区前相互鼓励。患者总是给我们真诚地致谢,司机总是愿意等到最后一名医护人员返回住处,酒店楼道上总会备着应急的物资以方便我们取用,我时刻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
每日的护理查房后,我们进行着日常的护理工作,换点滴、写记录、交接班,空闲之余,我们依次询问病友的三餐饮食,想吃哪种食物、昨天的饭菜合不合口味?我们省出配发给自己的水果、牛奶,分派给需要的病人。我们用不太专业的舞蹈带着病人运动,走进他们的心里,让病房充满朝气。我们对有基础疾病的老爷爷嘘寒问暖,增强其抗“疫”的信心。一天天的工作下来,我们的双手因长期被消毒液浸泡导致红肿,双耳因口罩带子长期压迫导致疼痛溃烂,头皮因绑头发产生的压力导致麻木疼痛。但我们未曾有抱怨,未曾有退缩。
晚上回到酒店,收到家乡寄来的美味,感受到了后方的关心。泡一杯米稀,就着花生米,舒适地躺着,看看电视,与亲朋闲聊,放松自我,早睡以保证次日更好地工作。夜间我梦见了患者的笑颜,梦见了他们邀我共赏疫后的随州,也梦见了龟角尾的赣江水,梦见了建春门前的浮桥,梦见了家乡的小炒鱼,梦见了爸妈的拥抱。随州渐渐地苏醒了,我们快要回家了!
如果说本命年算作新一轮的开始,那此程就是我第三轮的新生。未来的某一天,我想我会对我的孩子提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谈这场疫情是多么严重,不谈我们当时有多苦多累,只谈疫情来临之初,那一道道“逆行”的背影,只谈疫情蔓延之际,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不是说我们不曾畏惧,而是说我们一直有着铿锵的信心,也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尚,而是说这有值得我们守护的同胞。这是医者,平凡却又执着的情怀!
总有担当不负青春,总有成长不负芳华,这是青春的印记,这是最绚烂的芳华。 (廖燕婷、江西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赣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