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蓝海莲、刘滨报道:3月21下午,信丰县大阿镇民主村村党支部书记刘传敏正带领村民在村部附近的农田抢抓农时,整理秧田,播种种子;在该镇川风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邹庆斌正指挥挖机在清理水渠,为全村下一步落实早稻生产面积打好基础;在该镇另一头的阿南村,原先的马蹄种植大户刘文东、刘章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正在为田里改种早稻的事情忙碌着……该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上级部署,采取“一二三四”法,积极发动广大群众种植早稻,确保应种尽种、种尽种满。
据了解,为扎实抓好早稻生产工作,该镇紧扣“全力完成目标任务,建设早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这一目标,采取“加减”两种方法落实面积。在加法上,该镇要求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农田,原则上必须种早稻的基础上,在撂荒地、滩涂地、沙坝地等低质地上做好加法,做到镇村组户统筹种早稻,并在全镇近5000亩的龙虾、青蛙养殖基地采取套种模式,增加粮食种植比率,实施早稻“单改双”。在减法上,作为传统水半夏种植大镇,尽管水半夏种植效益可观,但是该镇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入户等形式,动员他们改种早稻,引导56户水半夏种植大户以及62户花生种植户、玉米种植户、马蹄种植户的2000多亩农田改种早稻。
该镇还瞄准“三个梯队”落实主体责任。镇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深入到每家每户做工作,做到散户不漏一户,引导其种植早稻;做到大户示范引领,积极帮助镇里的粮食、水半夏等种植大户及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做到规模化种植,目前已落实50亩以上示范点43个,其中500亩以上示范基地4个,总面积4827亩;做到村干部带动领种,要求凡是家里有基本农田的干部一律种植早稻,对低质地原则上由村干部兜底种植,全镇共有78名村干部累计种植早稻1028亩。
同时,该镇着力强化“四大保障”。在县里奖补政策之外,该镇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早稻生产,无偿支持水半夏改种户、贫困户、村干部种植早稻。在种子保障上,该镇购买了3万斤优质种子;在育秧保障上,该镇购买秧盘30万片;在设备保障上,该镇购买了水泵等设备2万余元;在资金保障上,该镇统筹36万元支持早稻示范点等集中连片水田水利设施疏浚提升等。截至3月21日,该镇已落实早稻生产面积1.2万亩,育秧面积521亩,掀起了推进早稻生产工作的热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