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黄美玉报道:江西省安远县孔田镇社山村,有位体型健壮、个性敦厚的年轻人,他叫钟伟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解决就业,他被群众称为旮旯角里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连日来,社山村烟叶基地挥锹排水、掀模除草的现场,一派春耕繁忙景象。“一直在家待着,挣不到钱,挺着急的”。该村老屋下组村民钟长胜成为烟叶基地的员工,如今,实现家门口就业的他的心彻底踏实了。截至目前,该村流转土地400多亩,种植烟叶。
疫情防控是硬任务,推动发展是硬道理。2019年时任孔田镇社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钟伟玉根据村情,带领村干部逐户上门讲解发展产业的意义,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通过收益对比、现身说法,打开部分抵触群众的心结,看到脱贫的希望,从而主动支持复耕。群众被钟伟玉书记的真诚细致所感动,纷纷主动签订合同,甚至还当起了“说客”。钟伟玉书记的母亲2019年患子宫癌,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身上,原本150多斤的体重,防控疫情期间陡瘦10多斤,同事们都戏称他工作“减肥法”疗效好。
“预计全年亩产量达6000余斤,按每斤6至8元的价格计算,亩收益有4万元左右。”距离社山村委会几步之遥的外围组,有一片3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青翠欲滴的蔬菜在大棚里茁壮成长。这是该村引进外地客商等人投资建设的蔬菜基地之一。
社山村地处县城南部,面积19平方公里,人口2034人次,辖7个村小组。钟伟玉书记找准“贫根”,紧紧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引导和鼓励“能人”与贫困户“牵手”,大力发展烟叶、蔬菜、脐橙等特色产业,推动精准脱贫与复工复产“不掉链”,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统一供苗、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的订单模式,与农户签订合同,贫困户还可以以“产业扶贫贷、基地”入股到专业合作社,实现种植收效“零风险”。目前,合作社共吸纳50余户贫困户常年在基地就业,男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女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同时,合作社还定期为务工的农户们免费进行种植的核心技术培训。
“除了每年拿到固定分红3200元,每个月在合作社做活还能挣到2000元,日子着实有了盼头!”新屋下组村民魏桂英难掩心中的喜悦。“现在像我这样常年在这里干活的约有50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贫困户,大家不仅在家门口成为了工友,而且都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截至目前,该村成立合作社1个,发展光伏、农业产业1个,种植烟叶、蔬菜、脐橙等3000亩。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