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徐笠报道: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强特种设备监管,2019年全市特种设备综合定检率达到99.31%,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未发生区域性安全事故,并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和市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上就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作典型发言,赣州市市场监管局被评为2019年度全市安全生产考核优秀单位。
随着赣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数量持续攀升,总量已达3万多台、各类气瓶60多万只、压力管道182千米、使用单位近6000家。全市特种设备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压力大、风险高。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在重点上下功夫、在难点上求突破、在手段上抓创新”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特种监管水平,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助力全市安全生产工作。
把握重点,实现多层面齐抓共治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不断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协调机制,促进部门齐抓共管压实责任,同时推动县区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围绕“打非治违百日行动”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重点纠治气瓶充装单位非法充装、无证使用,起重机械无证生产及使用等非法行为和旅游景区、公共场所非法使用特种设备等行为,密切配合环保部门进行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年内,全市共出动安全监察人员8653人(次),检查企业3744家,约谈企业12家,责令停产4家,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195起。
针对难点,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为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人少事多、人机比失衡的突出问题,赣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2期近200名县区局、基层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业务骨干培训,邀请国内知名的优秀专家学者授课,使安全监察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目前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增至331人,人均监察特种设备台数由原来360多台减至100台左右。针对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加快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常态化”隐患排查,将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到安全检查、检验检测全过程,注重指导和督促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隐患排查工作,定期通报各县区销号情况,实行跟踪督办、闭环管理。据统计,全年开展隐患自查2563家、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工作1787家,发现安全隐患1620处,下达安全指令书860份,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有效整改。
打造亮点,创新安全监管方式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赣州市全省首个、全国20个试点之一的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作用,纳入全市电梯2万余台,截至2019年年底共接警973起,解救被困人员1266人次,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间由原来的近30分钟,减少至平均15分钟。为提升科技监管水平,2019年,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又率先启动“智慧电梯”物联网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相关领导多次调度、现场察看建设工作,考察借鉴南京等地先进经验做法,高位推进项目建设。此外,还积极探索“保险+服务”模式,联合赣州银保监部门专门下发指导文件,研究在全市范围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投保电梯覆盖率已达35.25%。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