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郁鑫鹏、龚艳平
清明时节,春色渐浓,一片生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旅游复苏正从云端走到线下。寻找美景、追求诗意,不一定要去远方。这个假期,城市游、周边游、自驾游、赏花游等本地游市场回暖明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旅游复苏正从云端走到线下。据了解,我省清明假期共接待游客926.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91亿元。
本地游最受欢迎
来自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的统计,进入3月下旬以来,清明节的本地游、周边游预订出现了小高峰。疫情对人们的出游偏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岳类景区成为今年清明出游的热门选择,赏花等清明出游传统项目也是热门。
今年清明假期,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出游时更倾向于养生休闲,山岳型景区游客增长明显。宜春明月山景区面向湖南和江西两省居民免门票,吸引不少游客。4月3日,萍乡武功山景区每日接待游客上限由3000人次上调至5000人次。
随着百花开放,探春闻香、游园赏花成为人们的热门之选。去乡村踏青采摘,既能品尝新鲜果蔬,又能感受田园风光,受到游客追捧。疫情时期,在茶园清心洗肺,也颇受游客欢迎。
以家为中心,半径200公里内的自驾游复苏明显。大部分家庭选择自驾游,相比公共交通工具,更加安全放心。以往清明假期的自驾游以2日或3日为主,今年不少游客将行程改为1天。
当前,旅行社正在恢复省内游组团业务。不少旅行社主打品质团、小团形式,确保用户体验。以私家团为例,平均每团3到6人,既可做到独立出行,又有利于做好防疫。南昌新旅程国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类旅游产品销售得最好。
开心游不忘防护
清明小长假,江西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认真谋划、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全省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文化馆和各A级景区入口、游客集散中心、星级酒店等场所均设立体温检测设备,严格落实进出人员、游客体温检测和登记观察制度,防止人群聚集,杜绝疫情感染事件和安全事故。
在旅游市场回暖的同时,旅游企业继续严格防控疫情。全省已开放景区通过分时预约、控制人流、体温检测、要求游客佩戴口罩游览等措施,进行防疫管理。“请配合防疫要求,戴上口罩。谢谢!”清明假期,在鹰潭龙虎山景区的监控室,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测景区秩序。据悉,景区安装265个监控,12个员工全天候监测,还通过线上预约、实名制购票、大数据等手段分析游客归属地信息,以便高效追踪管控。
在跟团游方面,省内不少旅行社陆续发出旅游团,推出登山游、踏春游、亲子游等多种旅游产品。旅行社的团队业务,也很注重防疫措施。江西海外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旅游团队中,旅游大巴空座率要达到50%,同时配备了相应的保障人员及防疫物资。”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