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王骏、傅莹、郭媛媛报道:“清明前期遭遇‘倒春寒’,影响稻种出苗生长,这两天气温上升,我得抓紧时间掀膜晒田。”4月10日中午,趁着晴好天气,胡志忠便“一只手”挽起铁锹前往自家承包的秧田里排水、掀膜,查看秧苗长势。眼看着秧苗长势喜人,过一阵就可分田春插,胡志忠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喜悦。
今年53岁的胡志忠是信丰县大塘埠镇六星村胡屋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妻子同属肢体三级残疾,家有一母两儿,家里的收支全靠夫妇俩维持。前几年,随着南下打工热潮的兴起,胡志忠夫妇俩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在广东一家制衣厂务工,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年收入就有近十万,并于2015年顺利脱贫。可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母亲突发脑溢血后瘫痪在床,远在广东务工的夫妇俩为此深感自责,毅然放弃高收入回家照顾母亲,同时也积极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村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提供帮助,多次向其宣传县委、县政府有关于支持蔬菜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相关政策,2019年4月,胡志忠在该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的帮助下,带头承包了村里的蔬菜大棚,在蔬菜基地里种植了6.5亩辣椒,农技员上门为他传授种植技术,同时镇村干部也为他寻找蔬菜销路,靠着勤劳吃苦的精神和精心的管理,仅去年冬天一茬辣椒,胡志忠的纯收入就达3万元,成为了村里的种菜达人和致富能手。
今年,为抓实粮食生产,信丰县出台了简化申请程序、提高奖补标准、调整特殊时期的奖补规模和资金等一系列鼓励农民和贫困户积极生产、奋力脱贫的惠农政策措施。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在大塘埠镇六星村贫困户感恩教育暨政策宣讲会上积极在向贫困户宣讲早稻生产奖补政策。联想到这几年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关心关爱,懂得感恩的胡志忠积极响应号召,投身水稻种植。在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后,胡志忠将六星村松山下小组无人耕种的近百亩农田全部盘活,打算全部请工翻耕、育秧、栽插、管理、收割。接下来的一周,胡志忠请了37位民工(其中有近10位贫困户)完成了22亩大田育秧,播撒下了一片新的希望。
截至4月10日,通过镇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大塘埠镇已有123户贫困户参与早稻种植项目,种植面积838亩,预计为贫困户户均增收近万元,为实现粮食生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夯实了基础,预计为贫困户户均增收近万元,为实现粮食生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夯实了基础。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