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干劲比出实效信丰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
日前,在信丰县大桥镇中塅村扶贫工作室,一幅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比武”的问题整改进度表张贴于墙,一串串精确的文字与数字昭示该县扎实攻坚的决心。
信丰县委副书记孙晖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果,今年以来,信丰县聚焦问题清零,开展脱贫攻坚“大比武”行动,通过问题大排查、短板大整改、成效大验收,比出干部硬作风,在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的农业农村工作中比出新担当、新气象、新作为。
“看户”大比武精准补短板
日前,该县266支驻村工作队3800多名帮扶干部沉下基层一线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采取“看、查、算、听、谈”五步法,上门入户重点对贫困户、重点户进行“大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清零销号。
该县围绕比“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收入稳定达标情况、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政策落实情况,改水、改厨、改厕等人居环境硬件改善情况,“五净一规范”情况、驻村帮扶及结对帮扶履职情况、精神文明特别是贫困户感恩教育、孝老敬亲等方面情况进行大比武,以此促进各村做到逐户排查,力促问题精准清零。
目前,该县对454户未脱贫户逐户研究制定“一户一策”计划,全面开展未脱贫户“清零”行动,实行“县领导帮扶+乡镇党政正职或大村长帮扶+干部帮扶+乡贤(亲属)帮扶”四重帮扶,明确由乡贤(亲属)、驻村工作单位每年各资助帮扶对象2000元人民币,确保今年预脱贫对象收入稳定超过标准线。
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帮助55户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落实了200余万元临时救助金,募集了近300万元扶贫济困基金,实施了“精准防贫保险”。为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该县组织全县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每人不少于300元资金用于购买贫困户农产品。
“看组”大比武精细美环境
日前,笔者来到大桥镇中塅村石人岭下小组,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清爽的庭院、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里以前杂草丛生,屋前屋后生产生活用品摆放凌乱。经过近段时间的整治,现在干净多了、漂亮多了,居住起来也舒心多了,还纷纷引得别镇人员来参观学习,我们脸上也倍有光彩!”聊起该小组的变化,村民曹科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该县在脱贫攻坚“大比武”行动中,围绕比危旧土坯房改造及拆除情况,比垃圾治理、旱厕改建、周边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管护情况,比村组道路建设完成及农村公路管养情况,比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宣传情况等主要内容来开展“看组”大比武,进一步扮靓村组容貌“颜值”,提升村组人居环境“品质”。
为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该县发动村民小组长、农村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装扮村庄绿化,教育引导群众对散养的家禽进行相对集中圈养,对拆后腾出土地,结合实际整理成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避免杂草丛生的现象。该县组织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对农户的家庭卫生环境实行一月一评选,按照“诚信守法好、勤劳致富好、邻里关系好、卫生整治好、移风易俗好”的标准评选出“五好乡风文明示范户”,按照“居室美、庭院美、厨厕美、身心美、家风美”的标准评选出“五美庭院示范户”,带动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同时,该县持续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乡镇自报、县级验收步骤,采取逐组验收的方式,倒逼人居环境问题“清零”。目前,该县已验收村小组600多个,并落实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治理有效的农村环境治理和管护长效机制。
“看村”大比武精致促提升
日前,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设施原先相对较差的大塘埠镇仓前村和铁石口镇长远村正以“看村”大比武为契机,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同时,产业基础原先相对薄弱的古陂镇余村村正在规划建设养牛基地,大阿镇川风村正在推进蔬菜基地、脐橙基地建设。
据了解,该县围绕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办公场所软硬件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等内容开展“看村”大比武,力促各个村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的农业农村工作精致提升。
该县在去年融资6.95亿元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和圩镇示范镇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筹资3.98亿元,实施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清零”行动,打造4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形象。同时,该县所有行政村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2020年批复的93个统筹涉农资金项目已全面开工。
4月7日,该县县委书记钟旭辉来到大塘埠镇仓前村,挂牌督战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研究部署。该县结合县情实际,出台《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聚焦剩余454户732人脱贫,聚焦16个三类重点村发展基础全面提升,聚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实行挂牌督战,落实县领导挂帅督战、县级统筹挂牌督战、分线分乡挂牌督战、压实责任督战等措施,确保实现“十个清零”。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