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赣州频道  >  赣州各地
找“病因”瞄“靶心” 兴国产业扶贫促增收
2020-04-19 09:09:34    来源:客家新闻网
编辑:刘芯燕    作者:张声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客家新闻网讯 谢扬 特约记者张声报道:一年又逢春,兴国大地生机勃勃。苏区时期,毛泽东在这里写下《兴国调查》,留下深入实地、体察民情的遗风。如今,这里的干部俯身红土,寻究原因,精准施策,与贫困斗争到底。

  钟先发是兴国龙口镇嶂下村一名贫困户,多年前,他缺知识缺技术,收入微薄。结对帮扶干部鼓励他树立信心,结合他的情况,为他量身制定“长效+短效”脱贫计划,确立了通过学习种养殖技术实现增收的目标。

  “我养殖了近5百只家禽,发展了5亩脐橙和2亩鱼塘,现在每年有2至3万元的稳定收入。”竖起了信心,钟先发在脱贫路上奋发图强,于2019年成功脱贫,日子越过越甜。

  李舒涛在大棚内采摘蔬菜。

  在兴国县杰村乡韶溪村,因残致贫的李舒涛,也在干部的精准帮扶下,承包2个大棚种植蔬菜,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几年下来,李舒涛完全掌握了种胡豆、茄子的技术,而且不愁销路。

  找准致贫原因精准施策,是兴国县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围绕“脱贫摘帽”总体目标,兴国县在产业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把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围绕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兴国县坚持以蔬菜、油茶、烟叶、灰鹅、肉牛等优势产业为主导,加大力度支持带贫能力强的龙业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鼓励引导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建立工资性、生产性、资产性等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

  截至目前,兴国县已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4亿多元,建设产业扶贫基地428个,链接贫困户11300户。在“造血扶贫”向“持续脱贫”的背后,兴国县12.5万人脱贫摘帽,147个行政村退出贫困村行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7%。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