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德治 让乡风文明新风荡漾
陈秋生说道,2012年村内集资修路,村民陈国平因当时家庭条件较差,未能捐款,其儿子放学回家路上发现村里的功德碑上没有父亲名字,回家质问父亲为什么不捐款?为此,陈国平找到他,对他说,以后村里无论什么公益事业陈国平一定要参加,不能让家人丢脸。从此陈国平积极热心公益事业,村里也把他培养成了共产党员,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该村不仅修有专门记载全村做公益事业的“爱心墙”“功德墙”,还有一个爱心微信群,该群里有近500人,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人在群里。这个不仅是政策发布宣传和村民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村里的“爱心驿站”。前不久,村里各有一户村民因交通事故和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村里在微信群里发出倡议后,村民踊跃参与,为他俩捐款共计20多万元。
该村如今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村民都说要感谢“领头雁”——陈秋生。村民曹杨姣说,他带头捐资助教,扶贫济困。个人连续六年出资为坪地山村小学捐资助学、给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奖励资助考上大学的本村学生、慰问高龄老人等,共捐款捐物近20万元,为村民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村民主动投身村级公益事业,积极支持通组公路修建、路灯安装、水利建设等设施建设累计捐款100多万元,该村还养成了为每位上了70岁高龄的老人过生日送生日蛋糕和生日礼物的好习惯。
陈秋生事事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人。2014年,他为儿子结婚准备了8000元彩礼钱,然而,儿子儿媳把这笔钱给村里的小学购买了50套课桌凳,刻上俩夫妇的名字,此举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同时,为积极营造“大家庭”氛围,该村每年通过开展诸如茶话会、春节联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每年大年初一,村两委组织全村1080人集聚在村部广场合拍摄“全家福”。近年来,该村持续开展“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儿女”“好婆媳”“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讲故事、亮家风、晒家训等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了孝老食堂和新时代文明服务站,进一步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该村还获得该县文明信用村组荣誉称号。这两年,该村还组建了村“五老顾问组”“乡村振兴促进会”“新乡贤会”等基层组织,凝聚了各方共识,团结了各方力量,营造了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氛围。
注重自治 使内生动力和凝聚力持续迸发
坪地山村四面环山,这里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然而,以前这里的村民仍然以传统农业种植、外出务工为生,村民渴望发展和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
2016年底,陈秋生带领村民改变思路,由村“两委”牵头,在村里成立了美丽山村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吸引了121户村民,其中有2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们自愿以土地或现金的方式入股,共筹资420余万元,全村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成了股东。经过一年多时间打造,已建成水上乐园、儿童乐园、丛林漂流等旅游项目,2018年“五一”假期正式对外营业,并成功创评国家AAA旅游景区,现在已连续两年举办客家豆腐文化节暨乡村休闲旅游节。
村民陈少华说,如今他在景区儿童水上乐园做安全员,每月能拿到2200元的工资。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坪地山村开发了公司管理、安全员等公益性岗位37个,这些岗位人员每月工资最高的有4000元,最少的也有2200元。返乡青年龙丰鳞说,他在外务工十几年,看到老家搞起了乡村旅游,去年也在景区开了一家豆腐坊,生意红火。村民们相继在景区开起了农家乐、豆腐坊、水酒坊,现在已经有了5家农家乐,且生意火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实现了村庄变景区、农舍变旅馆、村民变股东的转型之路,村民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去年,该村旅游收入利润突破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从原来的负债到现在收入达30万余元,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乡亲们既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也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