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江西网首页  >  赣州频道  >  赣州工业
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开放——2020年赣州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方案解读
2020-05-02 09:07:33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郭家凌    作者:王怡岚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俯瞰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放,是城市发展永不过时的话题。

  2019年,“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战略目标开启元年。站在“三年翻番”目标达成的更高起点上,赣州市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开放对接,打造更创新的平台、更广阔的市场、更优越的环境。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击,全市商务领域一手抓抗疫、一手稳发展,顶住压力,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加紧复工复产、商贸服务业快速复工复业。日前,我市印发《2020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方案》,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外部压力依然严峻的大环境下,我市加强统筹,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回眸2019:为“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创造良好开局

  2019年,抢抓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我市着力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强平台。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12亿美元,同比增长9.09%;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921.27亿元,同比增长10.05%;外贸出口额339.53亿元,同比增长18.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87亿元,同比增长11.6%。各项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外贸出口突破300亿元关口。

   “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聚力招大引强

  2019年,我市抓紧抓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命线”,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招商引资新成效积蓄发展新动能。

  围绕“三请三回”“三企入赣”,我市参加或举办了赣州(上海)经贸合作推介会、赣深赣港经贸合作交流会等32场系列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18个,投资总额1220.9亿元。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全年书记、市长外出招商引资13次,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396次。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聚焦“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主攻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外资并购招商,全市共新签约项目520个,签约金额2579.33亿元,“两城两谷两带”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3.8亿元,同比增长8.7%。扎实开展降成本优环境行动,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市领导联系挂点制度,稳步推进签约项目落地。

  积极应对外部压力,巩固外贸成果

  2019年,我市积极作为、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压力,全市外贸出口总量突破300亿元,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取得几年来最好成绩。

  为提升防风险能力,我市通过建立对美进出口贸易重点企业库,召开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座谈会,出台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鼓励企业海外仓建设、加大外贸人才培育等政策,积极助力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同时,我市培育外贸新动能,成功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赣州海创钨业成功获批2020至2021年度钨出口国营贸易企业资质,首次在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十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期间举办赣州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我市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202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日本东京秋季国际礼品及消费品展等境内外展会142场。新增对外投资备案企业6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近6000万美元。

  提升口岸和经开区承载能力,做强开放平台

  2019年,我市口岸功能迈上新台阶,航空口岸实现临时对外开放并开通至泰国芭提雅国际航线,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国际机场的城市;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和肉类指定口岸通过验收,成为全国功能最齐全的内陆口岸之一。物流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开行中欧(亚)班列370列,开行总数仅次于成都、重庆、郑州、西安,列全国主要发运城市前列,成为全省中欧(亚)班列中心港口;开行“三同”班列1103列,“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加速形成;获批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一,确立了赣州在物流枢纽主通道地位。开发区改革创新稳步推进,进一步理清开发区及“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升级思路,推动3个国家级经开区与沿海发达开发区结对共建,赣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瑞金经开区在2019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综合排名分别前移56位、60位、13位。

  促进商贸消费升级,提升内贸水平

  社会消费进一步升级。2019年,我市组织全市商贸企业参与各类促消费活动近百场,大力开展“消费促进季”等主题消费活动,全市社会消费提速提效;全力培育限上企业,全年新培育入规限上企业170家、“江西老字号”2家;成功举办第二届赣南客家美食节,赣州客家菜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步步高新天地、杉杉奥特莱斯开业运营,现代会展中心、招商局中心及五星级酒店、高铁站前商务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华东城、中农批等大型农批市场运营良好,赣州冷链物流中心顺利推进;推动全市新建改造农贸市场近70个,中心城区新建社区蔬菜便利店30家;赣坊1969文创园获评省级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赣县区江口镇获批省级特色商贸小镇。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积极开展冻猪肉储备投放工作,保障猪肉市场货足价稳;持续推进成品油专项整治,全年累计取缔非法加油窝点162个。电子商务进一步提升。全市网络零售额326.3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省的27.1%,位列全省第二;电商扶贫成果进一步巩固,累计带动679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3.6万人在电商产业链中创业就业。

  奋进2020: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2020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方案》确立我市开放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实施招大引强、外贸质量、开放平台、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实现“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突出五项目标任务

  2020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明确:

  紧抓招商引资。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围绕育龙头、补链条、强集群,突出“两城两谷两带”首位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建链、补链、强链,提升招大引强实效。强化科技创新,招引一批创新平台和科创龙头企业。

  稳抓对外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申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赣州片区,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做大外贸出口总量,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力争外贸出口实现小幅增长。

  加强口岸建设。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力推进赣州国际陆港和航空口岸建设,加快推进中欧(亚)班列、“三同”铁海联运班列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黄金机场航空口岸获批正式开放、赣州国际陆港获批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推动全市口岸一体化发展,勇当全省口岸建设排头兵。

  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持续开展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开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强化项目落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领导挂点项目机制,开展招商引资承诺政策兑现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全市纳入调度招商引资项目早注册、早开工、早投产。

  明确四项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重点领域和产业链招商,提升招大引强质效。

  浓厚招商氛围。强化“一把手”抓招商引资的主体责任,坚持招商引资全市“一盘棋”理念,推行招商引资首问负责制,持续推进“三请三回”和“三企”入赣等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网、自媒体、公众号等手段,宣传推介赣州投资环境,营造全市上下“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创新招商方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推行“不见面”“屏对屏”网络招商,疫情结束后,注重采用走访重点目标企业、召开对接洽谈会等“小而精”招商方式,充分利用赣商大会、央企入赣等招商品牌。

  紧盯重点领域。“深耕珠三角、紧盯闽东南、拓展长三角”,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围绕“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和各地首位产业,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进行精准招商,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扩大以并购方式利用外资,鼓励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各领域开展合作。

  聚焦新兴产业。积极引进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推动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注重招商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强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着力引进高端人才,推动高新技术项目落户。

  狠抓项目落地。围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大力开展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三个一”行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闲置项目”,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

  二是优化外经贸结构,提升外经贸核心竞争力。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以赣州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加大出口,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保税加工贸易、保税进出口贸易,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以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国际陆港为核心,积极申报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赣州片区,围绕我市“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和各县(市、区)首位产业,积极推动“走出去”经贸活动。

  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经贸摩擦,引导各地持续加大“两转”和外贸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加大蔬菜出口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家具、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外贸集聚区,制定2020年全市重点展会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合作,深耕与非洲、东南亚国家合作。

  做优外贸发展环境。宣传好“三同”班列政策和品牌优势,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赣州国际陆港通过中欧班列扩大出口,引进和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推广力度。

  三是完善开放平台功能,提升内陆双向开放水平。

  推进现代口岸体系建设。以赣州国际陆港为龙头,推进铁路口岸、黄金机场航空口岸以及龙南、瑞金、定南陆路口岸功能区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赣深“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建设,加快航空口岸建设,稳定运营国际航线,提升口岸物流发展水平,不断推动赣州建成连接“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区招大引强,深化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运营体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加强与发达地区开发区合作交流,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结对共建取得实效。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五区一体化”、“三南”园区一体化和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推动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做好“生态+康养+旅游”文章,强化整体招商推介,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是落实项目挂点机制,提升“四最”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领导挂点项目机制。执行一个招商项目、一位挂点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推进计划的“四个一”推进机制,着力完善“店小二”“保姆式”全程代办服务,协调推进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承诺政策兑现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树立诚信为本理念,将兑现政策情况纳入开放型经济考核内容,打造诚信政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落实四项工作要求

  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市直单位要把招商引资摆在“主攻”位置;完善工作机制,实行“每月一调度、半年一核查、年终一考评”常态化调度考核机制,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保障市直各招商责任单位、驻点招商小分队的相关经费;严格考核奖惩,设立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县(市、区)、招商引资先进市直单位、先进驻点小分队、“招商标兵”、服务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等奖项,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刘曦记者王怡岚)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