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许少卿、记者王盛泉报道:唐江镇历史悠久,地处赣州市中北部的交通枢纽地区,是江西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交叉节点,南康区唐江镇顺势而为、改革创新、大胆尝试,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过程,紧紧围绕“再创千年古镇辉煌”的目标定位,突出统筹兼顾、因村制宜,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基层经济基础、人才基础和制度基础。
2019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41.5万元,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超过5万元,31个村(社区)“百花齐放”彻底摘掉“空壳村”帽子。
突出走好市场化道路,构建“一村两社”发展支撑
我国法律规定,村委会作为农村群众的自治组织,是不能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特殊法人。而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走好市场化道路。
针对这一问题,唐江镇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的号召,在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基础上,推选了13名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当选为村书记,并依法落实村书记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同时积极引导村书记领办专业合作社,按村集体占股60%、村“两委”干部注资占股40%的原则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经营收益可分红60%至村集体经济、40%给股东村干部,创新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至此,构建起唐江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村两社”(村支部+村委会、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撑,特别是两个合作社法人都是村书记,有效确保了集体经济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唐江镇还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制定了相关股份退出机制、盈利和亏损处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章程,为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最基层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股份合伙经营的形式,既调动党员返乡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党员、乡村能人在村集体经济增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又通过专业合作社这一经济组织极大地锤炼了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瞄准症结理顺关系,全面破解“一盘账”困局
长期以来,村委会与村集体账目界限不清,给村级“三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不清不楚”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滋生土壤。
为破解这一困局,唐江镇结合江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迅速厘清和明确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三者定位及功能,同时积极部署“一村两社”三账独立核算工作,推进各村“村委会”“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分设账目、独立核算。通过明确“一村两社”各自产权、财权,进一步理顺关系,推动村级资金资产清晰、透明运行。成为全区率先理顺村级组织关系、厘清村级资金账目的乡镇。
如何确保“一村两社”三账财务清晰,唐江镇又通过市场,创新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专业财务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对村级集体组织进行核算、检查,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进行账目公开,让村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此举不但直指症结有效推进,更为今后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清思路,推动各村走上了“政经分离”的道路,确保了集体经济在法律的框架下平稳有效地走好市场化道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