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赣州讯(记者梁健、钟金平通讯员金国友)日前,2019年度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单位名单出炉:赣州市以全省设区市第一名的成绩入榜。近年来,赣州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建设工作,城市越来越有“气质”,百姓生活越来越有“品质”。
中心城区变大了,道路变宽了,市民更文明了,环境更优美了,交通更通畅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了……这是记者近日在赣州中心城区采访时的感受。
杜绝追求浮华,拒绝简单复制,纠正刻意标新。漫步在赣州市中心城区,鲜见追求浮华的工程项目。相反,赣州在打造城市功能与品质上,始终坚持“古”“新”融合增气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结合山水和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着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探索建设品质城市。在赣州中心城区打造上,该市重点打造“三江六岸”旅游区,加快赣县区融入主城区的步伐,着力打造南康区高品质家居特色小镇;注重宋城文化特色的塑造,建立了总体、专项、区段、地块全覆盖的城市设计体系。“我们的宋城文化特色街,宋城色调、风格延续性得到整体提升,杜绝花里胡哨。”赣州市住建局局长廖光斌说。赣州在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立足本土特色,规划建设不是一味地“摊大饼”,而是充分挖掘人无我有的地方文化,积极从历史传统、建筑形式、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入手,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精雕细琢。徜徉在赣州中心城区,你会发现一批体现“赣州特色”的公园令人流连忘返,一批具有宋城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大院“吸睛”无数,一批见证赣南现代工业文明的遗址工厂令人耳目一新。
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这是城市治理的终极追求。近年来,赣州市设立“路长”制,39名厅级干部分别担任市级“路长”,通过上下联动、点线面布局,治脏、治乱、治堵工作成效明显。该市共拆除违章搭建1.49万余处、大型户外广告牌1800余处;中心城区1632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等已全面完成;城市所有主干道开展“畅通工程”,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赣州的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城市形象不断改善,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我们这里天蓝水清地绿,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交通四通八达,快速路直达高铁西站、机场,在这里创业生活感到很便捷、很幸福。”赣州市返乡创业青年曾小兵欣喜地说。
如今的赣州市中心城区,楼房错落有致,道路纵横交错,公园景致纷呈,一座山水相依、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四射的现代品质之城正在崛起。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