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呈下降态势;另一方面,防控疫情、帮扶企业等支出加大,需要更多真金白银。减“收”增“支”之间,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及时下达转移支付资金,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疫情发生以来,市财政局出台一系列措,积极应对基层收支矛盾,为基层补足财力,为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积极北上争资争项。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北上对接汇报,一季度共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363.66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63.48亿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11.58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9.63亿元等。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市财政局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支出等结余结转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市本级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64亿元。同时,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做好“三保”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的清理力度,对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支出等结余结转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
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市、县两级财政已筹集到位首期出资6亿元,支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
争取地方政府债券更大额度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新增政府债券额度204.63亿元。
推广PPP模式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广PPP模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共有94个PPP项目进入了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总投资约751亿元。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拨付绿色通道。在加快基建用款审核进度基础上,对重点工程按照“随送随审、即到即审办”的原则,在程序到位、资料齐备的情况下,送审当日即完成工程款审核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审核基建用款276笔,拨付资金1.75亿元。同时,实行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预拨制度,对2020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的9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建设资金按50%比例先行预拨资金,共计拨付资金0.97亿元。
做实做细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全过程,全面强化基层增强保障能力,建立调动基层财政“保基本、促发展”机制……在部门(单位)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的基础上,将按照“突出重点热点、回应社会关切”思路,选取社会关注度高的部分重大项目和特殊领域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财政收支运行仍将继续承压,基层运转也将继续面临挑战。”市财政局局长朱敏表示,下一步,除了积极应对当前困难,还将努力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基层把“紧日子”过好,今年对一般性支出预算按照不低于10%的幅度压减,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群众的好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为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压茬推进提供资金保障。(郑业平 记者 曹建林)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