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赣州很多学生已经陆续返校
各班级群开始活跃起来了
各位学生、家长、老师,警惕!
最近,这种诈骗高发
专盯班级群里的家长
全南一个群里就有多名家长被骗
案件回顾
5月11日16时36分,全南的钟老师报警称:当天在班级微信群里发现有一陌生人冒充自己的微信向家长实施诈骗。接警后,当地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经调查,诈骗分子“潜伏”在全南二中某年级某班家长群里。5月11日学生们返校复学,诈骗分子将头像和姓名改成了班主任钟老师的个人信息后,发放微信活动账单收取资料教材费,共有5名家长付了钱,每人付了87.5元,共计被骗437.5元。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家长收到的活动账单)
最近,正逢复学返校
全国各种此类诈骗频发
深圳多名学生家长被骗
甚至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中招
……
看到“班主任”发通知,他毫不犹豫转账近2000元,结果……
家长们到底是
如何被骗的呢?
原来
↓↓↓
4月30日,深圳龙岗的张先生在儿子的班级QQ群中看到“班主任—武老师”发布了一条消息。“返学在即,为加强学生英语水平,学校将开设辅导班,辅导费1400元,材料费580元。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扫描二维码缴费。”
(张先生收到的通知)
看到是“班主任”发的通知
名字头像也都对得上
张先生不假思索就扫码转账了1980元
(张先生转账截图)
可是
付款后发现弹出的
收款方为“某个体户”!
张先生立即电话联系班主任
才知道被骗了
龙岗警方介绍
4月15日以来
像张先生一样
被骗的家长已有65位
损失金额67.7万元
警方起底:骗子作案四步走
本不是什么新奇的作案手法
却在返校复课前集中爆发
对此
警方起底骗子的作案手法
主要分四步:
1撒网捕鱼
在QQ、微信内搜索“班级群”、“通知群”、“沟通群”等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
2潜伏观察
冒充家长申请入群,潜伏在群内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利用老师上课或者不在线的时间差,实施诈骗。
3盗取头像
克隆老师的头像和昵称,修改备注信息,冒充老师发布缴费信息。
4收款跑路
收款后立即退群,等真老师上线后,骗子已经逃之夭夭。
警惕!骗子的作案规律是这样的
警方通过梳理警情,
逐步摸清了骗子的作案规律:
警方提醒:老师和家长请马上这样做
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
警方建议老师和家长们,
尽快做到以下三点:
1
迅速核查班级QQ、微信群成员身份,清除可疑人员。
2
各班级群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
3
家长务必要存有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并在心中默念十遍:凡是要缴费的,先打个电话确认。
其实骗子的套路并不新奇
但是
家长一旦放松警惕
就容易上当
警方预判
此类案件短期内仍将高发
骗子或将抓住返校前最后的机会
疯狂作案
希望家长们保持警惕
防止上当受骗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