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江西全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格局形成
2020-06-08 10:27:14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郭家凌    作者:杨静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五河两岸一江一湖”环境资源法庭全部挂牌

  江西全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格局形成

  随着鄱阳湖流域、长江干流江西段、修河流域、赣江流域、抚河流域、饶河流域、信江流域等七个环境资源法庭的挂牌成立,我省已初步形成“五河两岸一江一湖”全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格局。这是记者从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6·5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为统一环境资源案件裁判尺度,树立环境资源审判理念,提高环境资源审判质效,我省法院大力推行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审理改革。目前,全省共设立118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配备专业审判队伍400余人,聘请环境资源专家200余人,实现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全覆盖。同时,我省结合江西生态特色,在长江、鄱阳湖、赣江等重点流域、区域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的环境资源法庭建设,对于发生在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内的民事、行政、刑事纠纷,统一由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审理。

  我省积极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办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刑事案件中,积极适用“补种复绿”“增殖放流”“护林护鸟”“清理填埋”等修复性判决方式,将修复情况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督促被告人主动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环境侵权民事案件中,责令当事人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缴纳生态修复费用用于实地修复或异地修复,全省共设立40余个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我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逐年加大。据统计,全省各级法院近三年审理各类涉环境资源案件6204件,其中民事案件1913件、刑事案件2587件、行政案件1512件、公益诉讼案件189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3件。其中,仙女湖水污染案入选“环资审判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成为全国首例因故意损毁自然遗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记者杨静)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