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王过荣、记者张翠萍报道:盛夏时节的信丰小河镇旗塘村,金黄色的烟叶在微风吹拂下来摇曳着“身姿”,处处飘散着丰收的味道,当地烟农忙着采摘、捆绑的同时,你一句我一语的和驻村第一书记张新华话着家常,欢声笑语响彻田间。
今年40岁的张新华,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2年军旅生涯的他,在2017年接到驻村任务的那一刻,便暗下决心,不管前方困难有多大,依然要延续军人的使命,冲锋在前,坚决完成组织交待的任务,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甘心为群众跑腿 第一书记变身“快递小哥”
“喂,香生啊,我昨晚又收到一些定鸡电话,这次总共要20只本地黄鸡、30只珍珠鸡、10只鲁花鸡,你准备下,下午我来你养殖场装好送给他们。”2月21日一早,信丰县小河镇旗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新华就兴冲冲打电话给该村贫困户李香生。
李香生,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在挂点帮扶单位信丰县住建局和镇村两级的帮扶和指导下,依托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政策,从开始试养了100多羽鸡,到现在的20亩的山林养鸡基地,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鸡司令”。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香生的鸡面临着滞销问题。为解决李香生散养鸡滞销问题,张新华第一时间上门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并与挂点帮扶单位和镇政府联系,建立微信群、编辑网页销售链接,帮助李香生拓宽销售渠道。助销的消息和链接一发出,张新华每天都能收到大量定鸡电话和信息,并一一记录下来转交给李香生。考虑到李香生双腿截肢行动不便,张新华便成了李香生的“快递小哥”,帮助李香生将鸡送到客户手中。短短几天,李香生滞销的1250只鸡就被销售一空。
精准施策 防疫助农两不误
“张书记,您怎么来啦?”正在移栽烟苗的村民刘阿姨远远看到张新华正朝他们走去,便大声招呼起来。“刘阿姨,我来看看你们烟苗移栽的情况,在干农活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防护,现在疫情还没过去,不能放松了警惕。”3月11日,张新华来到田间,充当起了宣传员和指导员。
作为小河镇烟叶大村的旗塘村,3月份正是烟苗移栽的关键期,张新华每天都会走进田间地头,向正在干农活的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指导他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为了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和解决春耕务工慌问题,张新华作为“媒人”将12名贫困户介绍到烟叶基地务工,既解决了基地春耕务工慌问题,又帮贫困户增加了务工收入。旗塘村村民刘荣华,2017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一直想通过种植烟叶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张新华得知后,立即与合作社取得联系,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刘荣华种植了10亩烟叶,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
近年来,张新华凸出“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和“带动自主发展+基地务工”的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烟叶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增收渠道,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