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欧阳斌报道:今年以来,安远县自然资源局以整治矿产开发、征地拆迁、规划审批、工程项目、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等重点领域为抓手,清除行业乱象,堵塞管理漏洞,加强行业监管,行业清源初见成效。
“我们始终聚焦矿产开发、征地拆迁、规划审批、工程项目、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等重点领域整治作为工作深入推进的有力抓手,深入发动群众,趁势借力加强行业监管。”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局一直把严厉打击乱占土地、破坏耕地、无序建房等行为作为持续开展执法监察领域整治的重中之重,在全市率先启动检察部门提前介入行政公益诉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进一步畅通。率先开展了以《土地执法巡查专报》形式向县四套班子及纪委监委报告县内土地执法监察情况,县委政府、纪委监委领导重点调度,督促乡镇落实整改,消除违法状态的创新举措。强化科技监管,通过加大执法监管平台建设力度,配备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运用科技改进监管方式。织密监管网络,健全完善县、乡、村组三级巡查网络,将全县18个乡镇划分若干“网格”片区,根据片区地域面积、户数多少,划分为若干“网点”,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充分利用卫片执法检查机制,及时对图斑数据归类整理,把发现问题反馈给各辖区乡镇政府,消除违法用地状态、确保整改到位,安远县2017-2020年卫片监测图斑违法用地整改消化违法比例下降到3.2%,连续4年实现“零约谈、零问责”。
为彻底整治行业乱象,该局联合县生态综合执法局多次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对重点区域、敏感地段、插花地界加大巡查频次和执法力度,通过“天上看、地下查、网格管、动态巡”等多种方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等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截至6月底,开展土地执法动态巡查44次,属地国土资源所巡查1031次,发布土地动态巡查专报4期,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2份、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份。开展矿产执法日常巡查72次建立动态巡查台账,打击当地村民收捡“稀土尾水”7起。该局强化源头管控,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安远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要求,对矿产资源开发实行分区管理,把三百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红线范围、饮用水源地、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列为禁采区。把东江源流域、九龙嶂列为限采区,严格执行“三禁、三停、三转”。规范矿业权出让审批,新设矿业权一律以招拍挂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县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秩序进一步规范。土地整理、生态修复等项目工程招投标专项整治也在全市专项行动中同步展开。该局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协作,重拳打击强揽工程、恶意竞标、暴力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构筑防范串通投标的防线,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项目备案审核、专家抽取、现场监督等程序,建立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体系。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边治边建,健全长效机制,该局着力在依法推进自然资源领域行业整治基础上和打防实践中,注重及时梳理总结,主动创新,积极探索加强自然资源领域行业监管的长效常治,制定下发了《安远县自然资源领域整治行业乱象加强行业管理实施方案》《安远县2020年土地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安远县自然资源系统执法监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巩固近年来行业乱象整治行动成果。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