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客户端讯 记者郑周贇、实习生李欣雨报道:7月16日,记者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20年共有29所高校在江西省招收定向培养士官1542名,其中女士官19名。7月29日9时至8月2日17时进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得知分数、排位后,在提前批高职(专科)直招士官平行志愿栏中填报,期间允许考生修改一次志愿。
29所高校在赣招收定向培养士官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对象,从2020年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0周岁(200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未婚。其政治、身体条件按照义务兵征集规定执行。
江西省为各军兵种定向培养1542名士官,其中女士官19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6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2名、武昌职业学院9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名)。在江西省招生的高校有29所,包括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昌职业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7月29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此次招收纳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实施,执行现行专科提前批次录取政策。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于7月29日9时至8月2日17时,考生得知分数、排位后,在提前批高职(专科)直招士官平行志愿栏中填报,期间允许考生修改一次志愿。
政治考核由考生报考地县级征兵办组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政治考核分数线。8月4日起,由县级征兵办通知相关考生领取《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并组织政治考核,8月12日前完成。
在政治考核合格考生中,根据成绩由高分至低分,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3倍确定面试、体检对象,并于8月15日前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jxeea.cn)公布面试体检分数线,上线考生自行到县级征兵办领取或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打印《定向培养士官招生面试表》,并按要求填写。
面试和体检同步进行将现场告知结论
面试与体检同步组织,主要通过目测和交谈,依据《定向培养士官招生面试表》进行评价,分合格和不合格填写结论并现场告知,不合格者直接淘汰,不参加体格检查,表格上写明不合格原因。
面试合格的参加体格检查,按照义务兵征集的体格检查标准执行,一次上站完成全部体检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需带准考证、身份证及2张1寸近期免冠照片,空腹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面试体检后自行返回。面试、常规项目体检结果现场告知,化验类项目需复查的于体检当日晚电话通知,8月24日在原体检点复查。体检结果于8月29日前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
同等条件下四类考生优先录取
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军人子女、英烈子女优先录取。缺额院校实行网上征集志愿,参加面试体检和政考合格的、上线且未录取的考生可填报征集志愿。
培养对象因淘汰或录取不足出现的空缺,每年年底前从同年级本专业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中选拔补充。由高校从报名学生中,通过体格目测、病史调查和政治、学习情况考核等方法择优推荐,省征兵办会同招收部队按照招生办法,组织面试体检和政治考核,根据学习成绩、现实表现、入伍意愿等,择优确定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毕业后,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权限下达士官命令,时间统一为当年7月1日,其军衔等级和工资档次,比照同期入学直招士官确定。下达士官命令后执行现役士官的工资标准,享受现役士官的相关待遇。培养对象实习期间,按义务兵新兵标准发放津贴。服役满12年由政府安排工作。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学制3年
记者了解到,定向培养士官学制3年,毕业后取得大专学历。前2.5学年的全部课程由高校负责,招收部队根据需要对接指导教学;后0.5学年为入伍实习期,由部队负责,实习完成后由高校办理毕业手续。
定向培养对象入学1个月内,由省征兵办指导高校组织体格复检和政治复查,不符合入伍条件者取消定向培养资格,转入高校普通班。培养对象在校学习期间,因身体原因不宜入伍的,由高校调整到其他班次学习;因个人原因,未完成在校课程、考试不合格,或者拒绝入伍经教育无效,以及违反校规校纪受处分,或者触犯法律的,按照所在高校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处理。培养对象完成前2.5学年课程且修满规定学分,于第三学年的12月份参加体格复检和政治复查,符合服现役条件的,办理直招士官入伍手续,入伍时间从当年12月1日起算。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