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潘萍、实习生杜亦蕾、记者郭家凌报道:7月23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1990年7月23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赣州经开区正式成立。2010年,赣州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
据介绍,赣州经开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北部,代管6个乡(镇、街道、管理处)和赣州综保区、高铁新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30年来,血液里流淌红色基因的38万经开区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弘扬苏区精神,艰苦创业、锐意开拓,打好六大攻坚战,突出主攻工业,建设“一区三基地”,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9年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居第51位,在全省开发区2019年度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位居第3位。
从小村庄到新都市的巨变
赣州经开区大气魄规划建设城区,以“一城两园两区”片区模式推进开发建设,近10年完成征迁土地10.6万亩,新修建道路160公里,建成区面积49.36平方公里,约占中心城区的四分之一;交通路网从仅有迎宾大道一条大动脉到主干道、快速路纵横交错;黄金机场直通北上广深等20多个主要城市,并开通国际航线;高铁也已通车,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高铁站、高速路、快速路和公路港等立体化交通网络的国家级经开区,一座大城正在崛起。
从产业洼地到工业高地的质变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经开区人始终牢记工业发展使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几千万元到现在的近千亿级,激增2000多倍,占全市的1/5;从十几家小作坊到现在的工业企业1000多家,经营主体3万余户。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10年来,赣州经开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综保区三大工业承载平台功能日臻完善;国机智骏、凯马汽车同时实现整车下线并量产销售,孚能科技成为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同兴达产值超60亿元,全市首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名冠微电子项目填补了全省8英寸半导体晶圆生产线空白,趣店集团、金力永磁、品钛集团、孚能科技先后成为“映山红行动”上市企业,上市挂牌企业达11家;引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院士等高层次人才793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33家,占全市的1/5;规模以上企业总数21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13家,占全市近1/3。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11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全市第一,工业龙头高高昂起。
从传统保守到改革开放的革变
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孕育而生的产物,赣州经开区敢闯敢试,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财政收入几百万元到现在的超50亿元,猛增1000多倍,稳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超12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70亿元,平均每年增速保持20%以上。赣州经开区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特别是10年来,紧抓改革开放这个根和魂,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一大批改革事项,引进中车产业园功率芯片、日本京瓷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央企、龙头企业,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与非洲、欧洲等地区开展广泛合作,改革高地、开放窗口效应不断凸显。
从穷乡僻壤到魅力之都的蝶变
30年前,赣州经开区还是乡村、郊区,难以聚集人气、商气。经过辛勤奋斗、艰苦创业,辖区面积从0.53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28平方公里。特别是10年来,主动融入五区一体化,万达广场、汉字文化主题园、皮皮鲁主题乐园等项目相继落户,全国首个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入驻区块链、金融科技类企业70余家,恒科产业园等五大创新创业集聚区落户各类企业700余家,中海、恒大等知名房地产企业抢滩登陆,城市人口增至近40万,城镇化率提升至68%,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涌入,已蝶变成魅力之都。
从单一功能区到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的转变
赣州经开区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优先发展民生,建成学校120所、医院13所、农贸市场13个,污水处理厂等生态环保设施逐步完善,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时的10.98%降低至0.13%,53.7平方公里的北部农旅产业园内五彩花博园、台湾部落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初具雏形,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逐步成为中心城区的“后花园”。
置身新起点,而立之年的赣州经开区充满活力、更富激情,向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开区加速迈进,奋力在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当先锋作表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