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新增中小企业13358户,同比增长16.75%总户数达到123250户,注册资本8958.76亿元,同比增长75.99%。
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全市获得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183家,占全省总数的18.71%,居全省第一。
科技型企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市新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21家,列全省第二。
本报讯(袁建谢裕武记者李华)近日,记者从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了解到,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中小企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中小企业13358户,同比增长16.75%。
为最大限度挽回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造成的损失,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上下倾心倾力围绕纾解企业困难、畅通供应链循环、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全力助企护企。今年上半年,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出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专精特新”发展活力不断迸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等特点。
中小企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中小企业13358户,同比增长16.75%;总户数达123250户,注册资本8958.76亿元,同比增长75.99%。
中小企业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小微型企业降幅较前五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食品制造、纺织服装服饰、电子信息、非金属矿采选、金属制品和其他制造业等行业营收增长较快,势头向好。
“专精特新”发展活力不断迸发。上半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截至目前,全市获得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183家,占全省总数的18.71%,居全省第一;新增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业化“小巨人”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已成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示范标杆,在推进工业强市、创建省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赣州市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建设,充分发挥“双创”载体的“磁石效应”,吸纳、培育了一批研发能力与产业转化能力兼具、又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全市中小企业整体发展实力不断提升。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疫情期间,赣州市不仅新增经营主体多,科技型企业也发展迅速。上半年,赣州市新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21家,列全省第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