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蔡清风报道:为进一步做好鼠疫防控工作,增强居民对鼠疫防控及其它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了解。8月13日,赣州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南市街区对居民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宣传。
活动中,技术人员不仅向居民详细讲解了鼠疫相关防治知识,还发放了宣传折页及宣传品400余份,宣传“开展灭鼠灭蚤,预防鼠疫发生”等防控鼠疫知识要点和关键信息,形成群众“知鼠疫、防鼠疫”的防病意识。宣传现场的居民热情高涨,什么是鼠疫啊?鼠疫真的这么恐怖吗?鼠疫是怎么传播的,到底要怎么预防呢?
鼠疫这么恐怖,那什么是鼠疫呢?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是国际性检疫传染病之一。潜伏期一般为1至6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人与患有或死于鼠疫的野生动物接触才有可能得病,通过跳蚤叮咬也可得病,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
鼠疫又是怎么传播给人的呢?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携带鼠疫杆菌的宿主动物主要是鼠、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1.鼠蚤叮咬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杆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鼠蚤→人”的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破溃皮肤接触传播
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鼠疫如何预防?
灭鼠、灭蚤,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鼠疫的主要措施。
1.控制传染源
消灭动物传染源,广泛开展灭鼠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做好控制工作。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坚持就地、就近隔离治疗原则,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分别予以单间隔离。同时应对直接接触者在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彻底灭蚤,减少被叮咬的机会,避免接触染病或死亡动物。
疫区实行“三报三不”制度。“三报”: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3.加强个人防护
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解答,让辖区居民对鼠疫防控有了更好的了解。此次宣传活动有效加强了群众对鼠疫防控的重视程度和疫情处置能力,大力提升了群众的防病意识,促进了鼠疫防控工作有序开展,赢得了群众好评。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