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3岁多,来报名读小班,之前在民办园读了一段时间,现在刚好第四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一方面为我们附近的居民儿童就近入园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公办幼儿园的活动空间大、园区环境好,因此我们决定把孩子转过来上学。”日前,小朋友刘瑾怡的家长说。
上犹县城区第四幼儿园位于东山镇东门村,由原上犹县第三小学改建而成,目前已经完工。幼儿园设12个班级,360个学位。日前正好是该园开学报名的日子,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报名。
在之前,“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适龄儿童想上公办园难”等“入园难”问题,曾是上犹县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
为解决入城区公办幼儿园难等问题,2018年11月以来,上犹县抓住机遇,借全省上下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的东风,科学规划、高位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上犹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力度,建成城区第四幼儿园,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到50%以上。”
不到两年时间,在原仅有一所城区公办园(即城区幼儿园)基础上,上犹县通过新建、改建遴选优质民办园举办成公办园等方式,以“1+3+6”模式快速发展,规划建成了城区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等3所公办幼儿园,遴选6所城区优质民办园改办成公办园分园。目前,城区公办幼儿园达到10所,全县幼儿园总量达到10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2所,民办幼儿园38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将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小区配套园是城镇小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满足城镇地区幼儿就近入园的主渠道。上犹县城区第二幼儿园是上犹第一所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也是全县唯一的国家首批足球特色幼儿园,各项设施均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我们园在今年7月份已经完成了第二期工程,新增9个班级,也就是说招收新生315人,全园共有735个学位,目前已经全部招满。”城区第二幼儿园园长凌晓霞介绍说。由于配套设施完善、园区环境优美,许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来就读。
上犹发展学前教育,不仅是学位增“量”了,而且教学也在提“质”。
学前教育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相关。上犹县公办园严格落实“两教一保”政策,通过招聘幼教专业师资,让巡回支教的老师享受与在编教师同等待遇来增强岗位吸引力。通过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让老师们愿意来、留的住。目前,上犹县有在编公办园教师127人,学前巡回支教教师100人,小学兼职公办教师30人,采用用人备案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教师71人,补充新开办园师资力量。
同时,上犹县进一步强化幼师教学培训,除了需进行线上学习外,基本上每位幼师每年都有机会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其中不乏幼教专家、“名园长”授课。老师以“专业性”托底日常,渗透幼儿园一日生活儿童观落地,实现上犹域内幼儿园“一园一品一课程”的目标,有效增强了幼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我从事幼教三年了,虽然在乡镇工作,由于县里重视学前教育,我们培训学习的机会有很多,而且长期和小朋友在一起,我们拥有很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来自五指峰乡第一幼儿园的教师方莉莉表示。
此外,利用国家教育部对口支援上犹县这个好机会,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发挥好上犹县是省学前教育实验区这个发展平台,全面提升办园质量。
上犹县幼教办主任邱海韵介绍说,“‘普及、优质’将成为我县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词,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公办园与民办普惠园覆盖面,规范办园行为,实现幼有所育、幼有优育。”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