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张平、罗媛、赖恒伟报道:近年来,上犹县社溪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集中人力、物力,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次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潮。
周密部署,制定详细作战方案。社溪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社溪镇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一览表》,对标对表逐户逐项开展整治,确保高标准、高效率开展清单式整治;将圩镇划分为15个网格,16个行政村划分为62个责任区域,由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城管队员组成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实行网格化整治。
干群联动,吹响攻坚“冲锋号角”。通过召开乡间午(夜)话、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大手牵小手”“我秀我家”评比等活动,发放倡议书、张贴农户“门前三包户内五净”责任牌、村务微信公开群每天滚动式发布环境整治工作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及时向农户宣传,营造了干部、党员、妇女、学生、村(居)民共同参与的联动效应,合力吹响环境整治攻坚“冲锋号角”。
各个击破,实行问题集中清零。针对垃圾下河、下桥、下坎、下塘等乱扔乱倒的问题,落实保洁公司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6点巡查清捡清扫清运,同时对乱倒垃圾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针对柴火、农机具、杂物等物品乱堆乱放的问题,采取锯、搭、搬、盖、建五种方法进行整治,做到堆放整齐划一;针对废弃的沙石和建筑材料的乱堆乱放问题,采取“围挡”、清理至余坪、树下、竹林、入户路、巷道土路、菜园土路进行填平铺路,变废为宝,利用废弃的石块、砖头围树木、花草,做成树池、花池进行整治利用;针对竹木棚、鸡鸭鹅棚乱搭乱建和家禽散养问题,采取拆除、搬迁菜园内、竹林下、树林下、水塘边、山脚下、屋背后等不显眼的地方,用树脂瓦或竹片盖顶并用绿色铁丝网对家禽家畜实行圈养;针对铁皮棚、残垣断壁全部拆除和平整到位,拆后废料、杂物堆放整齐划一;针对污水沟堵塞、污水塘发黑发臭的问题,组织农户将各类生活污水导入、接进自家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无害化排放,污水塘采取种植“浮水莲”或“水葫芦”进行生态治理。针对脏、乱、差、污问题,结合镇村实际各个击破,实行问题集中清零。
建立机制,巩固环境整治成效。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效,制定了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村规民约;组建并落实了“驻村班子成员和驻村组长、村书记和村主任包村,村定工干部包片,村小组长和妇女小组长包组,党员、理事会成员、五老人员、各类示范户、乡贤、公职人员包户”的四级巡查监管、整治管护责任体系;组织各村每月积极召开一次户级家庭环境卫生评比活动,树立、表彰先进典型,批评鞭策后进等机制,不断将集中突击整治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