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江西网首页  >  赣州频道  >  赣州人物
【暖新闻·江西2020】刘苏生: 用双手书写脱贫致富新传奇
2020-09-22 10:48:54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郭家凌    作者:曹建福、欧阳雄飞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刘苏生在新建气派小洋楼门口

  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曹建福、欧阳雄飞报道:俗话说“自强不息斗命运,苦尽甘来幸福人生”。正在二楼阳台浇花的刘苏生高兴地对笔者说:“以前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每到下雨天都要拿着脸盆、脚盆去接水,现在家里建起了二层半的小洋楼,房子漂亮了,生活好了,日子更红火了。”

  大余县樟斗镇双伏村贫困户刘苏生一方面依靠扶贫政策补贴医治疾病、贴补家用,另一方面凭借自己的验矿技术和驻村书记和结对干部的帮扶,进工厂、入企业打工致富,去年投资20多万元将破烂的土坯房建成了气派的小洋楼,刘苏生的脱贫故事吸引了许多贫困户前来观光学习。

  刘苏生一家4口人,自己是肢体残疾、老婆是精神残疾、大女儿精神残疾、二女儿智力残疾。刘苏生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残疾,背佝偻着,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残疾人到底适合做什么样工作?”这个疑问曾久久盘旋在刘苏生的脑子里,偶然的机会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各类信息,他才慢慢找到了答案。这些信息吸引了刘苏生,他立即买了相关的经营管理书籍,开始经营管理的自学。

  1990年,刘苏生在老山口屋场兴办了一个小卖部代销店,由于他勤劳肯干、务实,小卖部的东西价格也公道,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是他们家的常客,生意也越做越好。2004年,刘苏生恰巧看到广东省韶关精选厂在招聘市场营销人员,鼓起勇气的他抱着试试心态去面试,凭着自学的知识、验矿的技术,他成功进入了广东省韶关精选厂,负责市场销售。2006年至2009年,他又成功进入大余三宇尾砂厂和大余东升钼酸铵有限公司。

夏才佳接送刘苏生前往银行

  2016年,刘苏生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大余县委宣传部驻挂樟斗镇双伏村第一书记和结对干部、双伏村两委干部经常走访刘苏生家里,了解其家庭情况及生活来源,并倾心帮扶,让刘苏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2016年,在驻村书记和结对干部的帮助下,刘苏生进入了大余东升矿业有限公司工作。2018年,刘苏生又进入了大余德泰鑫锂业有限公司工作。

  为落实“两愁三保障”政策,根据刘苏生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情况,2019年3月16日,县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夏才佳和结对干部一致建议:一是政府给他家修建保障房,刘苏生好言拒绝了。二是政府再给他家安排安置房,刘苏生又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要有志气,虽然人残疾了,但志不能残,凭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向困难低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用艰苦奋斗创造了幸福生活。”

  2019年6月,刘苏生投资20多万元将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建成一栋二层半小洋楼。在建房过程中,夏才佳不仅帮助他申报了危房改造项目、也帮助办理各种建房手续等,并经常提醒建房师傅要确保质量。

  走进刘苏生的家,眼前豁然一亮: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通透干净,明亮的地砖、新铺的地板,前面墙扣板到顶,客厅彩电冰箱沙发,房间内摆着新床铺着新床单,墙边摆着衣柜,室内卫生间宽敞明亮,抽水马桶、洗浴等设施一应俱全。“我就是党的脱贫致富政策在农村开的花、结的果。”刘苏生激动地说道。

  如何让刘苏生早日脱贫致富呢?驻村第一书记夏才佳经常上户与刘苏生拉家常、谈未来,通过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等,才能精准施策,扶贫帮困。在产业扶贫中,刘苏生加入了茶树菇基地合作社,当年获得了2750元收益,同时也加入光伏发电基地合作社中,当年又获得了3000元收益。

  夏才佳不仅多次跑到县残联为刘苏生争取各项残疾人补贴、申请了电饭煲、轮椅等物资,还带刘苏生和他的两女儿到医院做检查,去县残联提交残疾人资料,办理了残疾证,按年度享受残疾人补助和慰问金等。结对后,扶贫干部不仅经常上户向刘苏生宣传扶贫政策、扶贫故事迹,逢年过节还买来牛奶、大米、食用油等物品送到他家里走访慰问。

  “刘苏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残疾人超越自我、拼搏奋进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形象。”双伏村党支部书记姚福明说道。

  乘着“精准扶贫”的战略东风,刘苏生夫妇虽然身体残疾但却不等不靠,积极进取、坚强乐观、自强自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增收脱贫,靠自己的勤劳托起一家人的“致富梦”,也为大余的贫困户树立了榜样。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