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鍘垮競鍖�锛�鍏遍潚鍩� | 杩涜搐 | 鍚夋按 | 鍗楀悍 | 姘镐慨 | 鍗楁槍鍘� | 涓囪浇 | 瀹変箟 | 鏂板缓 | 姘告柊
李炳军:革命老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
2020-09-24 09:41:00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黎萍    作者: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革命老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

  李炳军

  编者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9期刊发了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的署名文章《革命老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现予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也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赣南的发展,亲自推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反复强调赣州是革命老区,抓好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加快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政治意义。赣州全市上下牢记嘱托,围绕打造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示范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在赣南大地生动实践,探索了革命老区高质量脱贫的路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8年来,全市累计减贫192.0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6.71%下降至2019年的0.37%。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等6个全国性扶贫工作会议先后在赣州市召开,总结推广赣南扶贫经验。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充分肯定“赣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0年4月26日,赣州最后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

  一、坚持尽锐出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脱贫攻坚的重要要求。赣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要顺利实现脱贫退出,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推动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

  在力量安排上,集中最优势兵力,将最熟悉基层工作、最能吃苦耐劳、最会打硬仗的干部派下去,全市3468个行政村共选派工作队员9809名,实现每个行政村、每个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广大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先后有20名干部牺牲在扶贫一线。广泛动员民主党派、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引导836家企业(商会)与932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新增财力向扶贫倾斜,近三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5%,扶贫开发成为项目资金投入最多的领域。积极探索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模式,改变以往“碎片化”使用状况,累计整合涉农资金238.84亿元。创新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光伏贷”等金融产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赣南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些优势再次得到彰显。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将坚持并发挥好这个重大优势,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所有优势资源、凝聚各界力量勇往直前,夺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目标。

  二、坚持精准方略,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赣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精准”“六个一批”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针对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没有保障问题,探索形成危旧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保障房“三位一体”安居扶贫政策体系,近300万群众告别了危旧土坯房,7.4万贫困人口搬出深山、搬出新生活;建设产权公有、经济适用的农村保障房,解决了17371户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开展“子女住安全房、老人住危旧房”专项整治,解决8111名老人住房安全问题。

  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础上,由财政出资为全市所有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构筑起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贫困户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10%左右,累计补偿住院医疗费用68.9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46.08万人次。

  针对部分贫困家庭孩子辍学失学问题,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乡镇属地双负责制,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应补尽补”,累计发放资助金13.03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51.78万人次,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组织开展“教师访万家”“送教上门”等活动,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针对近两年贫困县陆续摘帽的情况,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对未脱贫县始终坚持“一边倒”推进,所有工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对已脱贫县组织开展“回头看”,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解决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退出问题;对非贫困县查缺补漏,做好贫困边缘户的帮扶工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我们及时出台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稳定贫困户收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返岗就业、农产品滞销等问题,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脱贫“组合拳”,最大限度稳住了贫困群众收入。

  实践证明,精准施策,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践论,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赣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关键是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了精准方略,找准了症结、开对了方子、走对了路子。在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要继续用好这一宝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因情因户精准施策,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三、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把产业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赣州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出路,紧密连接群众增收脱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主“造血”功能。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市推广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机制,引导各县(市、区)发展脐橙、蔬菜、油茶等主导产业和白莲、茶叶等特色产业,累计覆盖带动26.95万户贫困户增收,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的91.48%。赣南脐橙成为全国首批三大产业扶贫典型范例之一,累计带动10.5万户贫困户增收。仅用三年时间建成蔬菜钢架大棚20多万亩,蔬菜成为与脐橙产值相当的又一富民产业,累计带动7.98万户贫困户增收。为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少资金问题,市级财政统筹安排30亿元风险缓释金,按1∶8的比例撬动合作银行信贷资金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187.2亿元,惠及32.9万户贫困户、5105家产业扶贫经营主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救济式扶贫只能管一时,发展产业就业才能管长远。我们常态化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采取转移输出务工、创建扶贫车间、开发扶贫专岗等举措,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有门路。全市共建就业扶贫车间1144个,吸纳贫困劳动力1.1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4.78万人。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实现可持续脱贫,要靠产业带动,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有产业支撑。脱贫的方法有多种,但最管用的是产业就业,最可持续的也是产业就业。实践告诉我们:发展产业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风,要因地制宜谋划推进,并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带动群众受益,这样才能持续稳定。我们将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结合赣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四、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带领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赣州在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始终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大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全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连续四年大幅度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配齐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并发放补贴,彻底解决村(社区)组织无活动场所、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等问题,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下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脱贫”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形成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和良好风气。

  坚持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扶德扶志、感恩奋进”“话脱贫·颂党恩”宣讲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持续推进“乡风文明行动”,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屋场议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专项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赌博致贫、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对我们提出了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的重要要求。赣州虽然实现了历史性整体脱贫,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任重道远。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我们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增强“造血”功能上来,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让赣南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生活。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涓浗浜轰繚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