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彭森报道:今年以来,南康区在发展好脐橙、蔬菜、油茶、优质稻等主导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立足特色优势,形成了南康甜柚(斋婆柚)、中药材和稻虾为特色的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优势鲜明、规模经营适度、示范带动效应突出、质量效益双提升的都市型、休闲型、体验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保护与提升并重,推动南康甜柚(斋婆柚)老品牌老产业焕发新生机。实施斋婆柚振兴工程,打响中国甜柚之乡品牌。在品种上,联合赣南师范大学进行提纯复壮,选育出最“纯粹”的斋婆柚优良品种,推广栽种。在技术上,结合黄龙病防治,出台奖补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建设标准化示范果园,提升种植水平,实现黄龙病发病率从2014年的15.5%下降到2019年的1.7%,甜柚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逐年提升。在品牌上,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南康甜柚果品质量评比大会,组织种植大户参加“赣南脐橙、南康甜柚西安推介会”等展示展销活动,不仅有力提振了果农种植信心,更有力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目前,南康甜柚种植面积达5.76万亩,年产量约4.3万吨,产值约2.58亿元,产销两旺,呈现出勃勃生机。
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中药材农业特色产业。2016年以来,南康区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结合实际发展茯苓、葛根、灵芝等中药材产业,让贫困户走好“产业路”。针对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中发现的中药材茯苓能够利用松树树桩种植,且生长时间、种植技术与松材线虫病处治时间、技术要求完全一致的情况,南康区顺势而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茯苓产业,不仅解决了过去化学熏蒸等方法成本高、费劳力、污染环境等问题,更实现了“变废为宝”。目前,南康区茯苓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产值超2000万元,被省林科院认定为全省最大的茯苓种植基地。目前,南康包括葛根、灵芝等中药材基地在内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3万亩,预计今年产值可达4100万元。
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稻虾等农业特色产业。牢牢牵住党建这个“牛鼻子”,树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既看数量更看质量、看理念、看思路、看举措”的鲜明导向,有效解决了多年来村级集体经济想抓抓不紧、抓不好的问题,增强了特色产业发展领航动力。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模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特别是依托北部乡镇生态资源好、水源条件好、耕地地力良好的优势,发展了“投入少、见效快、不影响生态环境”的稻虾产业,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牢牢把握了耕地保护红线,更让一亩地产出了双份效益,实现了双赢。2019年,全区发展稻虾面积3900亩,产值1950万元;今年已达4500亩,预计产值近2300万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