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罗欣竹报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穿梭在风雨中,与时间赛跑,和死神较量,他们就是“120”急救人员,让我们一起走进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第八急救站,看看急救人员普通的一天。
一名急救医生、一名急救护士和一名急救驾驶员,就组成了一个急救小组。
三十多斤的出诊箱,四十斤的担架车,无法预知的患者,便是一个急救小组要承担的重量。
18个小时,10趟出车,几个包子一瓶水,3分钟午休,这就是一个急救小组一天的工作强度。
11月17日8:40,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第八急救站急救小组接到当日第一趟急救任务,一位43岁男子脑出血需紧急就医,急救人员立即放下手中包子,冲上急救车,赶往现场。将患者小心翼翼抬上急救车后,详细询问该男子既往病史,并进行查体、吸氧、监护,送至医院。
9:50,一位54岁的女性被高处坠落物砸伤,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一边查看伤情一边询问情况,并用铲式担架对患者进行专业固定后,运至就近医院。
10:30,急救人员刚回到急救站,又接到急救任务,一位68岁的女性腹痛难忍。急救人员赶到患者家中,耐心等待其上完厕所后,将其抬下楼,在急救车上,为患者查体、吸氧、监护及保暖。
11:12,一位28岁女性摔伤,造成腰外伤,患者住7楼,楼梯房,此时气温已升至30度,急救人员将患者一步一步抬下楼后全身都汗湿了。一路疾驰,将患者送至医院。
13:19,急救人员就着早上剩下的包子刚刚啃完,水都没来得及喝,又接到一位老年男子的求救。老人突发脑梗,家住9楼,急救人员一路跑上楼。一边累的直喘气,一边为老人测量生命体征、吸氧,准备搬运下楼。
老人意识模糊,但因害怕,手紧紧地抓着楼道的栏杆。急救人员只能让老人拽着自己的一侧手臂,另一只手抬担架把手。加上家属,一共4人,将老人小心抬下,中间因为太过劳累,停在楼道休息了三次。送上急救车后,急救人员一侧手臂因用力过度生疼,一侧手臂因被老人长时间拖拽而僵硬酸胀。
14:54,一位老年女性因心衰需转院治疗。
16:30,刚回到急救站喝口水,又有一位中年男性腰椎间盘突出需转院治疗,急救人员赶至现场用铲式担架将患者固定,在急救车上紧密看护患者,保持患者腰部稳定,送至中医院治疗。
17:48,一位中年男子手指锯伤,急救人员到现场后立即为其止血包扎,同时保护好离断手指,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再出血,快速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18:27,两男子发生车祸,急救人员快速到达,给患者卸下头盔,进行专业的止血包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帮助患者联系家属赶往。晚上8点左右,急救人员才回到急救站,泡了桶泡面当晚餐。
01:12,急救报警声又在寂静的深夜响起,一位孕妇在家中分娩破水,急救人员到达孕妇家中,为其测胎心,发现没有大问题后轻柔将其搬至急救车上,一路上为其吸氧、心电监护,送至医院产科监护室,凌晨两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急救站。
这一天,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第八急救站的呼叫器不断响起,出了10趟车。“累是常态,不累才反常。最累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想躺担架上了。”急救陈珍珍笑着说,“虽然比较苦,比较累,但是急救工作很有意义,可以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救治,守护生命的完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