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共享共治 提升治理能力
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途径是统一的。全南县把创新和加强基层治理作为推进“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途径,有效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基层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快响应”。
该县积极探索推广“夜访听诉”“六化同步”等好做法,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扫黑除恶等农村中心工作上来,共同把身边事情办好。
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该县将网格、职责、队伍、工作“四个融合”,把各部门现有网格整合成全县统一的全要素社会治理网格,设立359名“全科网格员”,明确了发现问题隐患、排调矛盾纠纷等6大类33项职责清单。分别在每个网格设立1个党小组,配备“一长五员”,由党小组长兼任网格长,实行网格长负责制。
不断强化党员作用发挥,扎实开展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和结对共建工作,强化互连互动互通,促进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员到村(社区)报到纪实反馈、评价机制和结对共建沟通协商、考核评价机制。
突出服务功能 密切党群联系
全南县始终把践行群众路线、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推进“三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基层组织就开展什么,聚焦群众呼声,对接群众需求。
推进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提升。该县投入资金1000多万,采取原址扩建、改建废旧仓库和厂房的方式,有效解决城市社区党工委和3个城市社区活动场所狭小、功能室不全、长期租用等问题。整合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农家书屋、孝老食堂、卫生服务室等基层阵地,全面提升场所、管理、功能、服务等综合水平,覆盖创业就业、法律援助、居家养老等多个领域,实行“窗口受理、全程代办、内部流转”电子化管理服务,着力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
该县依托各类社会组织和党员,积极发动居民群众,组织爱心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延伸服务群众“神经末梢”。今年以来,全县以网格为单位,共组织环境整治、健康义诊、公益演出、文明家庭评选等各类活动300余次,解决居民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230余件。
为不断拓展功能为民服务,该县打造“连心连情、暖心义诊、公益讲堂、上门服务”四大特色服务品牌,针对“办事难”问题,创办村(社区)“连心”服务站,设有社会救助、创业就业、法律援助等服务窗口,推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和错时延时服务制,统筹线上线下,创新服务载体、完善服务机制,延伸服务半径。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