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江西城镇贫困人数减至36.2万 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2020-12-11 09:12:03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郭家凌    作者:李巧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高译丹、江南都市报记者李巧)12月10日上午,江西省民政工作成就暨《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昌召开。会上对民政事业"十三五"成就和未来五年发展思路以及《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回顾"十三五"】

  城镇贫困群众从88.61万减至36.2万

  会上,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表示,"十三五"时期,全省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民政事业专项规划,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首先,我省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刘金接称,我省扎实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兜底保障,92.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在全国率先实施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城镇贫困群众从2018年的88.61万减少到当前的36.2万,剩余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脱贫解困取得决定性成效。在全国率先推进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工作。49.2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43.5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00%覆盖

  此外,我省深入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达到75%。全省依法登记注册社会组织2.6万个,2157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成脱钩。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1.5亿元,帮扶项目5025个。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6.5万人,登记注册志愿者600余万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万余个

  "十三五"时期,我省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我省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万余个,运营养老院1976家,建成具备助餐等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0225个;实施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三年行动,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改扩建殡仪馆88个、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公墓)107个、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1.96万个;实施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8件,完成乡级行政区划调整31件。

  【展望"十四五"】

  实施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打造江西特色康养高地

  刘金接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民政系统将围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巩固提升农村兜底保障脱贫攻坚和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成果,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围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未来五年,我省将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大力发展慈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努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全国康养高地。

  另外,我省将围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持续深化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强化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深化婚俗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特困救助未成年人年龄延长至18周岁

  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对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我省结合实际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对于推进我省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实施意见》明确了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困难群众基本保障更加坚实,相对贫困对象纳入制度化保障轨道,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稳定成熟,社会救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体适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包括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分层分类综合救助格局;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项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基本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和社保扶持、受灾人员救助等制度;健全急难社会救助制度,强化临时救助和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挥公益慈善和专业社工作用;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强化经办服务能力建设。

  《实施意见》规定,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在医疗救助方面,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取消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提高医疗费用年度救助限额;健全重大疾病救治和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教育救助方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就业创业方面,推进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享受相关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社会救助方面,县级民政部门要开通"12349"社会救助服务热线,逐步实现全国联通,并开展社会救助异地申办,推进社会救助事项申请办理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