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谢文军报道: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是重要的助推器。在赣南老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火热实践中,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分行(下称“赣州农行”)以兼济天下的赤诚之心和抓铁踏石的务实举措,展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从政治站位上提高认识,统筹谋划、靠前指挥、督导推动,近年来,赣州农行每年的第一个党委会、专题会和行长办公会,基本上都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会。
紧紧围绕政府导向做好金融支持,与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个县(市)政府全面签订精准扶贫框架合作协议,率先引入政府增信机制办理精准扶贫贷款,启动“银政合作+商业运作”的金融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只增不降、服务带动贫困人口数只增不降、精准扶贫贷款占比只增不降、扶贫小额贷款增量只增不减、精准扶贫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围绕让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的战略目标,近年来,赣州农行对于贫困地区信贷计划全部单列,全额满足扶贫重点县信贷规模需求。
“扶贫是使命,更是担当。脱贫攻坚与地方经济发展一脉相承,与金融事业发展相融相生。”这是赣州农行人的普遍认识和一致共识。在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的地区,做好金融扶贫工作,赣州农行用行动说话——截至2020年9月,全行精准扶贫各项贷款余额65.39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6万人,11个扶贫重点县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97.94亿元。
全力实施产业扶贫,牵住脱贫“牛鼻子”
“赣粤门户”定南县。汽车沿着山间溪流而进,来到群山环抱的岿美山镇坂埠村。1400多亩的油茶基地里,49岁的张日平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脸上黝黑的张日平是土生土长的岿美山镇人,2015年,结束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他选择了回乡创业——租赁山林种植油茶。
然而,前脚刚入行,后脚就遇上了资金难题。“油茶种植资金投入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困难的时候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几个股东扛不住也相继退出了。”张日平说。
一款名为“金穗油茶贷”的信贷产品成了张日平的救命稻草。这是赣州农行专为油茶产业发展量身定做的专项信贷扶贫产品,期限长、利率低、优惠多。随着一笔笔专项贷款的相继到位,张日平的油茶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今年,基地全面试挂果,预计产量可达20多万斤鲜果,产值在50万元以上,效益还将逐年翻番。
“把贷款还清,把企业做强,让周边农户都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张日平介绍,自己的油茶基地列入了油茶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土壤改良推广应用基地,也成了当地返乡创业人员和精准扶贫的就业基地,目前已带动14名贫困户发展油茶产业,帮扶23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
通过深化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支持对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有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以及纳入政府扶贫规划、能有效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和改善民生环境的重点项目,不断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在多年的金融扶贫实践中,赣州农行逐渐形成了独具的扶贫模式
——产品带动模式,先后创新推出“金穗油茶贷”“金穗光伏贷”“金穗脐橙贷”“金穗葡萄贷”“金穗蔬菜贷”等系列信贷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全力满足贫困户和带贫主体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至今年9月,已累计发放“金穗油茶贷”超23.99亿元,投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39.48亿元,扶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4696万户。“惠农e贷”相关产品信贷余额突破34亿元,连续4年保持全省首位。
——项目承接模式。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推动“政府+银行”的棚改项目、“集中+分散”的旅游项目、“示范+带动”的企业项目承接落地,以项目为抓手助推脱贫攻坚。至今年9月,累放棚改贷款64.7亿元,发放旅游项目贷款16.47亿元,惠及周边贫困人口五万多人。
——渠道建设模式。依托立足城乡、深入农村、农民的服务网络,以“金穗惠农通”工程为依托,以“村村有机具人人有服务”为目标,从经度、纬度、空间三维发力,在全辖所属村组设立“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1455个、助农取款服务点162个,布放电子机具3178台,行政村电子机具覆盖率66.09%,其中“十三五”贫困村覆盖率76.00%,打通了贫困村组、对象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金融扶贫要有所为,有所侧重,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成效。而抓住产业发展,就牵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农行赣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