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及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辩证、治疗与预防的一门学科。中医理论认为,眼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中医在眼病的诊治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小儿眼病
在临床上,霰粒肿(睑板腺囊肿)是比较常见的小儿眼病,中医称作为“胞生痰核病”。小儿霰粒肿时常出现反复且预后不佳,原因为小儿脾常不足或饮食偏好,荤素不匀,辛辣生冷刺激损伤脾胃,脾胃蕴热生痰,痰湿内聚,阻滞经络,以致气血与痰湿结于睑内而成本病,治疗多以健脾祛湿、化痰散结为主。在饮食上,一定要规律、均衡,避免生冷、油腻、辛热食物。
玻璃体疾病
玻璃体混浊是玻璃体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属于中医学“云雾移睛”范畴,以眼外观正常,唯自觉眼前似有蚊蝇或者云雾样黑影飞舞漂移,甚至视物昏蒙为发病特征的疾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目窍失养,神膏混浊;湿热郁蒸或痰湿内蕴,郁久化热,湿热浊气上泛,目中清纯之气被扰;气滞血瘀,血溢脉外,滞于神膏;所以本病病机有虚有实,虚证治疗多以补益肝脾肾为主,实证常从除痰湿,消淤滞着手。
干眼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产品普及生活方式改变,干眼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西医治疗以人工泪液滴眼为主,很多时候效果不佳,时常反复。干眼在中医称为“白涩病”,中医学认为干眼症的形成与津液亏损,泪液减少,目失濡养密切相关,在中医内治上多以养阴生津,润燥明目为主,在中医外治上赣州市中医院眼科联合特色护理门诊采用中药熏蒸、核桃灸、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等特色疗法治疗干眼症、视疲劳等多种眼科疾病,患者反馈疗效较好。
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萎缩是神经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眼病,在中医上称为“青盲病”。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法治疗视神经病变和防治视神经萎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量中草药药理研究正在揭示中药对视神病变有效的作用机制。针刺对本病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以起到兴奋视神经,疏通局部经络,改善血行以营养视神经,从而缓解部分受抑制的视神经纤维,恢复其正常的传导功能。
身边专家
梁德材,赣州市中医院五官科科室负责人,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医五官科专业。擅长眼科及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结膜病、角膜病、小儿眼病、干眼症、玻璃体疾病、眼底病变(视神经疾病、黄斑病变)鼻窦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疾病、中耳炎及耳鸣耳聋等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二楼眼耳鼻喉科诊察室
联系电话:13026216309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