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获悉,赣州市围绕建设革命老区与大湾区合作样板区、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创新区、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的“三区一园”战略定位,专门出台《关于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意见》,把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来抓,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在省直各有关厅局的鼎力支持下,2020年6月29日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议定的各项事项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赣深高铁全线铺轨,预计今年可建成通车。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工程实现路基半幅贯通、南康至吉安段改扩建启动实施,寻乌至龙川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信丰至南雄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黄金机场T1航站楼二期改造顺利推进,瑞金机场全面动工。赣州港综合枢纽货运码头启动建设,赣粤运河规划研究加快推进。两台百万千瓦机组的瑞金电厂二期主厂房完工,一期两台66万千瓦机组的信丰电厂主体工程进展顺利。
产业对接合作取得新成效。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在大湾区举办或参加招商推介活动5场次,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达560亿元。特别是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格力电器投资12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汇森家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省首家上市的本土家具企业。引进平安银行、广发银行设立开业分行,正积极争取合作共建金融商务核心区,引入险资建设赣州经开区、高铁新区。积极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与广州实现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基本建成,已建成大湾区“菜蓝子”基地12家、占全省的92.3%,全南现代牧业实现生猪供澳,为全省首次。着力建设大湾区生活休闲旅游后花园,抢抓赣深高铁开通的机遇,大抓旅游项目建设,国家4A级景区实现县县全覆盖,同时规划建设高铁旅游走廊,抓好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开通大湾区旅游直通车,谋划实施“引客入赣”升级版项目。
重大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20年10月10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赣州揭牌成立,首批76套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人才住房也于近日交付使用。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规划约50平方公里的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启动建设,重点建设深赣科创城、赣州陆港综保区、深赣智能制造(电子)产业园及国际汽车小镇,积极探索“特区+老区”合作发展全国范例。赣州国际陆港获批国际贸易和运输地点代码,正式入列国际各大船公司的目的港和始发港,“深赣欧”班列顺利开行,开通至大湾区铁海联运班列超1000列。赣州综保区实现全省首单“一带一路”进境粮谷入区,标志着“一带一路”粮谷产业园建设取得关键突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开通仅7个月进出口突破500万票(单)。
人才交流和公共服务扎实推进。人才交流方面,先后组织16个班次5086人次到大湾区城市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同时,承接大湾区来赣培训24个班次4013人次。公共服务对接方面,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挂牌运行,市人民医院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妇幼保健院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结成紧密“医联体”。积极探索试行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赣州市在全省率先与大湾区城市实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王勤、记者曹建林)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