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陈路、何雯报道:又是一年播种季,眼下正值春耕生产重要时节,章贡区水西镇处处弥漫着姜种的气息。
“听说去年好多上禾老表在种姜,不少人光靠种姜就脱贫致富了,连带着整个上禾村都变了样,看着我们大家伙都心痒痒的。这不,咱们也有样学样一块来种姜,就等着秋天卖了姜做新房咯。”黄大爷笑着说道。
走进水西田间地头,只见农户们或是耕地,或是除草,纷纷在为今年生姜种植做足准备。
“我们上禾村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上世纪八十年就畅销赣南各地,享有‘上禾生姜赛人参’美誉。我们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大面积复垦撂荒地,号召外出打工村民返乡种姜,在全村掀起阵阵种姜热潮。”上禾村书记叶兴沛讲述着村里生姜种植的发展历程。
目前,上禾村已由零星种植走向了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种植的路子,唱响了上禾生姜品牌。品牌打出去后,市场供不应求,村民收入随之与日俱增,既富裕了农民,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0年,上禾生姜种植基地产小黄姜57万余斤,实现产值3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3万元。
上禾村的生姜种植产生了“头雁效应”,看到上禾村的收益不错,周边永安、窑背、石甫、石珠等8个村纷纷效仿,大家争先抢种。生姜产业逐步成为了水西镇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并在全镇得到大力推广,形成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经济化、市场化发展,以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能够发挥出生姜最大效益,做长产业链,水西镇积极与生姜深加工企业对接,甄选原料,不断调试,改良配比,用心研制生姜深加工产品姜糖、姜茶、中药包等。同时,依托镇内农产品加工车间,建设生姜深加工生产线。为进一步打响水西生姜品牌,水西镇利用镇内区域公共品牌“老庵背”,开启品牌升级之路。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并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汇聚水西镇生姜产业的合力。通过消费扶贫地方专馆、特产馆等线下销售平台,同时结合线上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进而推动水西镇整个生姜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据悉,在上禾的示范下,水西生姜产业又一次迎来了发展契机,今年全镇生姜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余亩,种植面积占除水稻外农作物的一半以上,俨然已经成为水西镇在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让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