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缅怀先人,慎终追远。清明节是人们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郑重倡议,弘扬文明祭扫新风,共同为赣州市文明城市建设添一抹底色。
加强宣传引导。文明祭扫应注重疏通与引导,开展文明乡风宣传教育,切实改进方式,用“育””的方式、“化”的手段,将其化入人心、融入生活。同时,考虑公众的需要,完成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祭扫服务,如选定集中祭扫点、组织社区文明共祭、网上祭奠、发放宣传材料和悬挂横幅予以宣传引导。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明祭扫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公民主动参与。传统风俗的转变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扫墓烧纸钱等形式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倡导,才能使文明祭扫内化为自觉行动。
转变传统观念。作为社会的组成分子,应该勇敢直面传统祭扫方式的弊端,积极转变陈旧认识,脱离传统模式之束缚,让推行文明祭扫的点滴之力汇聚成为改变历史、推动文明祭扫的强大力量。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弘扬文明祭扫新风。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