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郭媛媛、刘滨报道:6月1日,信丰县委主要领导召集该县相关部门单位,就该县信丰中学和信丰四中交叉路口、信丰一小、信丰九小、信丰七小等地建设人行天桥,解决学生上下学出行难问题,切实解决师生堵心的事、烦心的事、操心的事进行了进一步调研和部署。这是该县用好“加减乘除”法,使青少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受益的一个生动缩影。
善用“加法”,打造多彩课堂“加”出生动性
该县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加入更具参与感和互动性的学习形式,开展一系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教育。信丰高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5G科技馆创新推出“5G+VR超感教育”,打破传统体验式红色教育的时空限制,将5G、VR等新技术相结合,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运用,提供红色之旅VR全景漫游体验,让“童心向党”寓教于乐、提质增速。该县56所中小学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每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革命先烈后代现场到红色革命旧址为中小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把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全方位开启“少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网课、“红领巾爱学习”网课和户外流动课堂学习。据统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少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网上主题课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累计共有3.7万人次参与学习。
巧用“减法”,“精挑细选”提升学习效果
该县以减少少年儿童思想烦恼为着力点,开设了一批有针对性的党史课程,着力解决好少年儿童日常党史学习教育中“思想波动大、学习内容单一、注意力不集中”等传统难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分别开展了《党史里的少年英雄》《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调适》等专题课程讲座,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了一次全县中小学儿童集中走访,满足了256个留守儿童的“微心愿”。该县在中小学课堂内“精挑细选”、精心设计《中共信丰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等党史课程,推动红色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做到全县1043个团支部学习全覆盖。针对初中生和少先队员,该县开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系列活动70余次,并举行了红领巾风采大赛;针对高中生,该县组建一支95后青年宣讲队,对信丰中学、信丰二中、信丰五中等学校进行巡回宣讲。
妙用“乘法”,创新学习形式释放“乘数效应”
依托“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小程序,该县创新推出“五红”行动,以家庭式“寻红色足迹、读红色书籍、赛红色知识、讲红色故事、践红色初心”行动,把党史学习变为研学之旅,广泛利用抖音、直播、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快而新颖的“乘数效应”,在现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该县团县委组织的主题演讲比赛吸引了4.5万人在线观看,点赞数超3万;教体系统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网络直播,累计有1.1万人次观看;县妇联举办“党史在我心、追寻红色足迹”抖音视频大赛,采用拍抖音短视频的方式,使得党史学习教育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同时,该县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党的故事我来说”青少年红色故事微视频分享大赛,开展“对党说句话”活动,累计共有4500余人次参与。
真用“除法”,去除特殊儿童“上课难”“生活难”烦恼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县16个乡镇304个村实施“点亮工程”,守护少年儿童回家的路。组织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521名教师建立了171支“送教小分队”,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开展专业的系统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及家长的期望,制定个别化教学方案。目前已累计为386个极重度和重度残疾孩子制定了个性化教学方案,“送教小分队”已走遍了全县300多个村组社区,送教上门课时4.5万多节,多数孩子文化知识、协调能力等各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家长们的认可。对重病儿童、孤儿、寄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该县还组织县、镇、村干部开展了集中走访、“一对一”慰问活动,共走访慰问8900余次,为他们送上红色包裹、文具用品,为重病儿童捐款54万多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