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周冰报道:有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地点是街头巷尾,工作环境是不足十平方米的献血车。他们全年无休,每天的工作都是从零开始。或许你曾经在街头与烈日下拿着宣传单的他们擦肩而过,也曾因为他们的宣讲而奉献出自己的爱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血液人。
热浪来袭
烈日下的热气迎面扑来,当大多数人减少外出,躲进空调房内避暑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地点是街头巷尾,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在高温的“烤”验下恪守岗位。
体检医生卢迅身穿白色工作服,面对电脑和络绎不绝的献血者,温和而耐心地回答着献血者的疑惑,并为献血者进行献血初步体检和健康征询,此时他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为了使路过人群在看到献血车后第一时间可以找寻到我们血站工作人员进行献血问询,同时也是根据采血流程的要求,我们体检医生一般都是在献血车下作业。”卢迅说。
“上班时间一般至少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后,有时候去到比较偏远的乡镇,天还未亮的寒冬里早上五点出发也有过,采血工作结束后还需要返回站里将血液进行交接到下一个血液制备环节,往往到家里都是晚上9、10点了。
平日工作除了中午吃饭,其他时间都在献血车。”在常态化室外作业下,卢迅和同事们肤色都是较深的古铜色,皮肤经常因高温炙烤而有晒伤的痕迹,年轻爱美的护士总是需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是穿着长衣长裤防晒。他们的工作服一天中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热情付出
由于采供血工作的特殊性,除了每天必须保证出车外,每逢节假日,当大家出游和享受家庭生活时,对献血科的成员来说,却是忙碌工作的开始。
采血护士谢文娜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由于采血工作忙,几次节假日都是在献血车上度过的,家里人难免有些不理解。前段时间,我正在西园献血车上采血,突然发现爱人走了上来。原来是因为看我上班回不去吃饭,担心我又在献血车上吃外卖,我爱人就决定把家里的饭菜带过来给我。给他介绍了我们的工作后情况,爱人为了支持我,还献了血,还是我给他采的呢!”
谈到自己的工作,检验人员连载富说:“因为工作性质需要常年出差在各县各乡镇奔波,我妈也经常抱怨我把家里当旅馆了,每个月可能只能在家睡三四个晚上,经常第二天一早来不及跟家人一起吃个早餐就又要赶往下一个采血地点了,我几乎是连家里枕头的颜色都忘记了”。
为将无偿献血服务不断下沉,给献血者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献血服务,赣州市中心血站近年来开展了无偿献血“三进”活动——进乡镇、进企业、进社区,献血科就是直接下到各献血团体和单位的一线科室,为此忙碌在献血车上的献血科工作人员也需要每日不停地奔波往复。
因为采血工作节奏的紧张性和繁忙性,献血科工作人员个人时间几乎也奉献在工作岗位上,有曾经匆匆忙忙一大早领下结婚证,随后便马不停蹄赶往采血地点的采血护士殷琳、有当天晚上摆婚宴,却白天未能参与筹备婚礼而选择坚守自己岗位的护士李文燕......这些只是献血科一个小小的缩影。
热血坚守
“和所有的医疗卫生的同行一样,我们共同的目的都是救死扶伤。”献血科科长赖群英说道。这是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还未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血液人”的初心。“但有所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健康人群,向他们宣传无偿献血、提供采血服务,并对采集的血液进行一系列检测、成分制备,最终用于医院临床挽救病人。”
献血科的工作,一方面是为患者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让献血者真正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医院的抢救治疗分秒必争,血液供应的意义不可小觑。献血服务的工作任务就是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去。其实采血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每年节节攀升,目前赣州市每天至少需要200至300名献血者献血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然而天气寒冷或者当前持续高温天气、疫情防控......这些原因都使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此外,盛夏在即,献血科也采取多项举措为夏季安全献血保驾护航,如做好献血场所的防暑降温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献血各场所的空调,保证献血者到来后的舒适体感温度;在献血过程中多提醒询问献血者,做好护理工作,减少献血反应;献血车下和车上配备饮用水及防暑用品(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方便献血者需要时能及时使用。
现今高温天气来袭,献血科工作人员们头顶烈日,用汗水丈量着献血路程,用满腔的工作“热情”,直面骄阳的“热辣”,用坚守和奉献书写奋斗人生。献血科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描绘出一幅无偿献血的璀璨蓝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