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领域
要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巡逻管控力度,加大非法营运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暑期旅游高峰期非法营运风险。要切实防范酒醉驾等违法肇事风险,持续开展夜间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特别是要加大对国省道、农村地区的夜间巡逻管控,严防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要坚决落实市道路交通安全高质量发展49条措施,深入开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充分依托执法站等阵地,加大对“两客一危”、面包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检查登记,严厉打击超载、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要督促危化品运输单位重点防范因高温车辆自燃或危化品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发生。
危化品领域
要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攻坚行动,重点防范高温导致的员工违规操作风险,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储罐区超温超压风险,危化品泄漏、自燃、雷击风险,企业超负荷生产风险,企业复工复产、试生产、停产检修、动火作业等重点环节安全风险。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温度、压力监控,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场所,要保证通风、降温、检测报警设施完好,处于正常适用状态。要严格管控特殊作业,全面辨识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登高作业等特殊作业风险,做好有毒可燃气体、氧含量检测分析,规范办理审批作业手续,有效确认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同时加强作业过程监护。要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在作业场所、值班间、休息室等场所配置、完善各类防暑降温设施和装备,改善作业环境,预防作业人员过度疲劳;严格落实防雷电、防洪涝、防建筑物倒塌等管理措施,防止雷雨灾害天气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领域
要重点防范高温、雷雨、大风等天气导致坍塌、中暑、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发生。要加强对施工作业场所脚手架搭拆、施工用电、塔吊和电梯、施工机械的安全检查维护,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尽量减少高空作业。要全面掌握深基坑、管沟(槽)和地下作业的排水、放坡和支护情况,塔吊、物料提升机、落地式脚手架等垂直运输支撑设施的基础稳固和拉结及防风装置情况,遇雷雨、大风天气要停止塔吊等室外高空作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严格执行高温条件下对劳动禁忌的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在12时到15时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地下暗挖、顶管、隧道施工和高温作业场所等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应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医疗急救物物资等。要强化各类隧道工程水患防治,严防透水事故发生。要加强危旧房屋、建筑工地宿舍等安全检查,严防坍塌、火灾事故。
矿山领域
要重点防范夏季高温作业人员易疲劳、作业时易走神、工作精力不集中导致“三违”现象。要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执行班前会、现场安全确认等管理制度,地下矿山要严格落实采场现场安全风险管控七项规定,落实尾矿库包保责任,加快推进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严控露天矿山采场台阶高度,严格执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
消防领域
要针对天气炎热,生产经营、建设施工、旅游观光等活动进入旺季,公众聚集场所人流增加,场所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诱发火灾因素增多的情况,加大对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公共娱乐场所、养老院、医疗卫生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整治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设备损坏故障、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电气产品及线路安装敷设不符合要求、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九小”“合用”等“小火亡人”多发场所隐患治理,进一步强化危化、工贸、家具等重点行业企业消防安全整治。
燃气领域
要强化燃气储存区域压力容器、消防设施、安全阀、压力表等监督检查,切实加强瓶装液化气运输、储存、经营环节安全监管,督促燃气经营单位做好入户安全检查、宣传,确保用气安全。
旅游及特种设备领域
要重点防范高温中暑、高危旅游项目以及旅游景区涉水项目的安全风险防范,加强旅游景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防暑降温设施,严格旅游景区流量管控。要全面加强景区景点新兴业态高危险性项目的安全监管,强化缆车、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检查,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要进一步强化旅游景区涉水项目安全管控,做好风险提示并派驻安全员驻点值守,严防游客溺水事故发生。要严格落实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储罐槽车等特种设施设备气密状况、防雷防静电能力以及耐高压、高温等性能的定期检测制度。要做好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运行。
校园安全领域
要重点防控学生溺水、交通出行、校外培训机构等安全风险,加大防溺水、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深入推广防溺水有奖举报制度,坚持常态化的安全提醒。要压实危险水域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管控措施,推进防溺水预警平台建设。
体育活动方面
要深入开展涉水场所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防范制度,加强救生人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及专业能力的培训。要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监管,强化安全保障。
冶金等工贸行业领域
要加强冶金煤气、粉尘作业、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区域或作业场所通风、检测、报警、应急救护等装备设施和使用情况的检查。重点防控冶金煤气管道、水泥窑炉、纸浆池、污水池、电解槽等各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落实通风、检测、救护等措施。(作者:张勉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