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卢清华、李健报道:盛夏时节,漫步于“守信之地世界橙乡”——信丰县城大街小巷,无论在旭日东升的清晨,还是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总会在不期然间邂逅文明。一座座绿色生态公园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环境优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谐共生,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心旷神怡……
信丰,正以创建江西省第七届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城联动、全民参与,城市越变越美,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之风浸润着这座城。
创建靠民 举全县之力 汇全县之智“齐参与”
“他们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只要有需要,他们都在。”在信丰县汽车总站、火车站、重要景区、各大社区以及重大赛会上,在留守老人、病患者、困难户家中,在田间地头……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是信丰创建文明城市的生力军,也是全县人民热情参与“创文”的缩影。
自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信丰县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的创文工作指挥部,高频调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要求,明确重点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落实保障措施;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创新举措,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秩序,提升服务水平,满怀豪情地投入各项创建工作中。
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参与是关键。该县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到创文工作中来,通过开展“门前三包”宣传,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切实增强市民的责任感。同时,该县还着力发挥“红马甲”等志愿服务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等,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在全县广泛开展“十大守信人物”“最美乡贤”“文明家庭”“最美村嫂”“最美孝星”等评选表彰活动,“信丰好人”效应持续放大。
创文不止步,持续有力度。7月21日下午,该县又召开了创建江西省第七届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再次掀起了“创文”工作的新一轮热潮。
创建育民 城市文明与市民素质“双提升”
从城到人,从人到城,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创建文明城市就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内容与内涵,努力追求着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深度融合,实现城市文明与市民素质“双提升”。
据了解,该县着力做到在宣传教育形式上有创新、在文化惠民服务上有成效。该县按照“全方位、广覆盖、无盲区、求实效”的要求,注重以文化人,不断拓宽文明创建宣传渠道,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营造全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如今,在全县公园广场、大街小巷、主次干道、医院、银行、景区、学校、窗口单位等区域,随处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系列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宣传展板。
城市越来越文明,市民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身边的好人竞相涌现。该县以各类先进典型人物的推荐评选为载体,目前全县共评选了中国好人4人,江西好人4人,赣州好人49人,信丰好人95人,2人获评赣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并持续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讲活动,营造了“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宣传好人、礼遇好人”的浓厚氛围。
创建惠民 硬件建设和文明指数“双丰收”
小区里米黄色的外墙立面明亮整洁,新修的沥青路面干净平整,新划分的停车位井然有序,新修建的广场人气非凡,背街小巷实施了路灯“亮化工程”……伴随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
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信丰县把创文创卫工作跟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筹结合,一体推进,大力开展城区主要街道容貌综合整治,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出入口整治、主次干道提升、广告牌匾、占道经营、“牛皮癣”小广告、乱停乱放、乱挖乱种、违章搭建等集中攻坚整治行动,着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的市容环境。新建中央生态公园、阳溪公园,推进“公厕革命”,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主次干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创文,既让城市更有“亮度”和“靓度”,也让城市更有“温度”和“和谐度”。随着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县的社会治安也更加良好有序,群众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文明的种子在橙乡大地播撒,文明的理念浸润于市民群众的日常行为中,成为崇尚文明、向上向善、催人奋进的道德标杆。如今,在橙乡大地,“文明城市”是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正朝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橙乡市民正精心浇灌美丽的文明之花,阔步迈向美好的未来,张开怀抱拥抱幸福的生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